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产业项目建设演绎双鸭山转型跨越大戏
2012-11-16 11:00:45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6日讯 北国11月,冰天雪地,寒风袭人,但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却搅热了双鸭山的这个初冬。7日上午,记者一行走进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搬迁新址,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映入眼帘:挖掘机紧张作业,装载机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正在加速施工,紧张忙碌着安装水泥辊式磨的节能设备……

  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搬迁改造项目是我省重点推进的一个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4.8亿元,日产4000吨熟料,年产水泥60万吨,配套7.5兆瓦纯低温余热电站。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设备招标工作、通厂道路规划,现正进行厂房主体建设,窑尾塔架封顶,开始进行主机设备安装及库房设备安装。今年可完成投资2.1亿元,预计明年10月竣工投产。

  “我们在新址项目建设中加大了对节能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部采用国内最顶端的节能设施,现在安装的设备单机生产能力大,吨产品消耗能量低,产品投入使用以后,将成为国内节能示范生产线。”在现场,施工指挥蒋勤亮告诉记者,项目投产后能耗指标可达到国家特级标准,吨水泥综合电耗节约20度左右。

  这是我市加速产业项目建设,演绎城市转型跨越大戏的一个分镜头。

  据市发展和改革委项目办副主任聂建辉介绍,双鸭山市今年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2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318.8亿元,现已开复工项目19个,开复工率达到95%。预计到年底可竣工投产3个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49.6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85.4%,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一位,投资进度一直保持在全省的前三位。

  同时,按照“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年”的总体部署,今年双鸭山市计划新建和续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计划完成投资135亿元。截至9月末,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86个,开复工率86%;完成项目投资92.7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的68.7%。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实际开复工182个,完成投资122.1亿元。各县区产业项目建设和投资完成数额正在全力推进中。

  遍地开花,后劲十足,项目建设成为经济发展“龙头”。依靠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所带来的“能量”,双鸭山市加快了赶超晋位步伐,推动了转型跨越发展。

  今年是全省产业项目建设三年攻坚的关键之年,双鸭山市秉持“后劲看项目、发展看变化”的理念,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落实责任作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形成了抓项目、打会战的强大合力。

  全员上阵,落实责任,添压力增动力。市四大班子齐上阵抓产业项目建设,压力共担。出台了《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成立了煤化工、钢铁、对俄绿色食品、现代农业、北大荒风光旅游等6个专题推进组,明确了47个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与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把100个产业项目的目标、进度、责任全部落实落靠落到位,做到以进度看成效,以成果论英雄。建立了联动制度,针对立项审批、要素制约等影响大项目落地生成的关键问题,强化专人负责、专题攻坚、专门服务、专项突破。

  抢前抓早,不留空档,争进度保强度。一月份抓细化、二月份抓落实、三月份抓启动、四月份抓开工、五月份抓推进、六月至九月抓攻坚,工作侧重月月不同,总结分析周周不落,项目建设一刻不停,始终保持产业项目建设的高压态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项目工作,仅上半年就专题听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11次,召开现场推进会议7次、专题研究产业项目推进4次。同时,市发改委、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加大督查、反馈、通报的力度和密度,确保各有关部门高速运转、产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抓住关键,点面结合,保重点破难点。在项目上,突出抓好“七大产业”、亿元以上和省重点推进项目三个重点;在目标上,突出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和竣工投产率三个重点;在推进上,突出与全年计划、去年同期和省平均水平对比三个重点。同时,把攻坚克难作为项目建设取得突破的关键,着力破解项目核准、土地征用、融资落实等难题,集中调度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要素,优先保证重点项目需要,使龙泰煤制烯烃项目“路条”申请、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融资借贷等重大问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保证省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跨越赶超、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龙头”,全力招客商、争资金、上项目。一批关系全市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全局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优势项目、主导产业、规模企业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市域经济综合力不断提升。

  重视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摆上重要位置。我市围绕打造煤电化基地核心区、钢铁产业重点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俄绿色食品加工贸易区、北大荒风光旅游区和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五区一城”建设,确定了开发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各100个的“双百目标”。

  谋划项目,把储备项目作为项目建设有效续接、滚动发展的“蓄水池”。引导各县区、各部门依托现有企业,瞄准目标市场,立足全省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资源配置、产业链的延伸和嵌入,加快谋划生成一批市场开拓力强、产业拉动力强、发展带动力强的优势项目。促进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发育和壮大,以保证项目能在次年开工或具备招商引资条件的基础上,确保所谋划项目不是停留在纸面上,做到准备好项目等客商、等投资。

  引进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投资增长、促进跨越发展的“突破口”。通过细化招商责任,明确市、县、区、市直的党政“一把手”为招商引资的第一责任人。组织百日招商会战,开展赴京、港、浙等系列专题招商活动,把各地区、各单位有能力、有门路的精兵强将派出去,带着任务和压力出去,带着客商和项目回来。

  建设项目,把高质高效作为检验项目是否落到实处的“试金石”。通过建立大项目推进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例会通报制度、紧急报告制度、会办协商制度等20余项制度和一笔经费、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班子、一套办法的“六个一”工作法,市级领导和各县区党政领导逐人落实项目,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队深入各县区和各经济部门开展重点项目调研,督促进度。

  服务项目,把竭诚服务作为项目落地生根的“生命线”。通过政府主导拆迁、收储土地、辟建工业园和开发区等途径,解决项目用地等瓶颈制约问题。坚持领导外出必带项目,身体力行跑招商、跑项目。为尽快拿到龙泰60万吨煤制烯烃“路条”,由常务副市长带队,先后五次往返北京,连续在京蹲守近一个月,进行攻坚协调,确保了项目顺利通过技术评审并报国家发改委待批。通过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依靠市场资源,搭建融资平台,畅通筹资渠道。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及时掌握国债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投资动态,争取了更多的国投和省投资金。进一步放开投资市场,加快推行投资核准制和备案制。

  在全力抓好现有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双鸭山市着眼长远,结合重点发展的七大主导产业,超前谋划和储备运作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附加值大的好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保障和积攒后劲。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加强政策导向研究,全面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本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完善配套、拉长链条、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全市重点发展的七大主导产业,利用资源优势,重点指导全市开发资源和产业延伸发展的优势项目。

  市发改委项目办主动同企业合作,到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省榆林、安徽省淮南等地,对相关企业和技术院所进行考察。确定了今年的项目开发重点方向是以褐煤为原料,开发褐煤低温热解、褐煤提质、褐煤煤化工等项目,以烟煤、气煤为原料,开发煤制烯烃及下游产品等项目。龙泰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煤制烯烃项目、鸿森集团1500万吨/年低温热解多联产项目已编制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正在进行项目前期运作。其中,天泰煤化工有限公司芳烃多联产项目可研修改后,已经获得省发改委备案,并如期开工建设。龙泰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烯烃下游系列综合产品项目可研报告也已完成。

  目前,全市各县区、部门共开发储备产业项目91项,总投资1068.5亿元。其中包括总投资130亿的建龙钢铁600万吨扩能项目、总投资21.7亿元的建龙钢铁炼钢用铁合金项目、总投资184亿元的龙泰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总投资124.5亿元的鸿森褐煤热解多联产项目等一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项目。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双鸭山市产业项目建设该如何进一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市发改委相关领导在采访中表示,将继续坚持把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立市之本、转型之源和跨越之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把产业项目建设谋划好,推进到位。狠抓落实,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足额入库;真抓实干,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未雨绸缪,抓紧谋划明年重点产业项目;强化措施,提升服务项目水平。最终,让产业项目建设真正成为拉动双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为全市扩大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改善

  民生质量、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