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十月份哈尔滨市CPI为103.2 超过通胀线3%
2012-11-20 17:58: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0日讯(记者 侯巍)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统计数据显示,十月份,哈尔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为103.2,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上年同期低3.4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仍超过3.0%的通胀线。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食品价格涨价面广,鲜菜、鲜果、水产品等涨幅较大是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推动哈尔滨市汽油、黄金价格上扬。

  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六涨两降”态势

  “六涨”是食品类上涨6.6%、居住类上涨3.5%、衣着类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7%、烟酒类上涨1.1%。“两降”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3%。八大类商品价格涨幅除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高于上年同期外,其他六大类明显低于上年同期。

  食品价格涨价面广成影响CPI变动因素

  食品价格涨价面广。本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2.0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62.5%。在调查的16个食品小类中,价格上涨的有15类,占93.8%;仅有鸡蛋类价格下降,占6.2%。其中,涨幅超过两位数的有菜、干鲜瓜果、水产品,分别上涨28.4%、12.2%、11.9%。糕点饼干面包、在外用膳食品、干豆类及豆制品、糖也分别上涨8.4%、6.6%、5.2%、4.3%。

  鲜菜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1.7%,仅此一项就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因素。今年气温偏低,秋菜上市期延后,大葱、土豆等秋菜价格涨幅较大;二是双节相遇。今年受“中秋”“国庆”双节因素影响,需求量增加,货源紧张;三是成本上升。化肥、薄膜等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哈尔滨市菜价高位运行。

  鲜果价格上涨13.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4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今年各地台风、强降雨等气候影响,水果受损严重,大幅减产导致市场供应不足。另外,今年气温偏凉,水果晚熟,也是导致价格偏高的诱因。

  水产品价格上涨11.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3个百分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逢年过节海鲜产品较受追捧,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供应偏紧导致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如海蟹、海虾、带鱼、鲤鱼,分别上涨25.8%、12.6%、6.2%、4.2%。

  居住价格涨幅较大汽油、黄金价格上扬

  居住价格涨幅较大,衣着价格持续攀升。受住房租金、物业管理费、管道燃气、电费价格上涨影响,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其中,管道燃气上涨40.0%,物业管理收费上涨34.8%,住房租金上涨4.7%,电费上涨1.7%。受棉花、服装加工服务费价格不断攀高的影响,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3.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0.3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9.4%。其中,衣着材料上涨8.8%,服装上涨4.1%。价格涨幅较大的有,男女衬衫分别上涨24.0%和27.6%,棉布上涨22.2%,缝纫服务费上涨8.3%。服务项目价格稳步上涨。受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影响,加工维修服务、家庭服务等价格涨幅较大。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推动哈尔滨市汽油、黄金价格上扬。受国际原油价格、黄金价格走高的影响,哈尔滨市汽油价格上涨6.7%。其中,93#和97#汽油每升7.51元和8.17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6.1%和7.4%,柴油价格上涨8.6%。首饰价格上涨3.5%,其中,千足金每克平均价格为445.00元,上涨8.5%。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