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2日讯 伊春市南岔区为提升出租车档次,招入伊春佳浩出租车公司参与出租车营运。根据约定,该公司利用三年时间,投入200辆环保轿车。可四年过去了,该公司仅获20辆车的营运权。就在该公司为争取营运权而苦恼时,这期间,有200多辆个体更新出租车相继获批上路。那么,正规出租公司为何在南岔区难以发展,出租车营运权之争背后暗藏多大的利益呢?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行驶在伊春市南岔区街头的“微面”出租车。
公车公营为何难实现?
2009年前,南岔区出租车市场由港田摩托车和微型出租车承担运营,由于出租车档次太低,落后于南岔区的发展环境,为此,南岔区政府决定引进伊春佳浩出租车公司。
据伊春佳浩出租车公司总经理任林介绍,根据伊春市出租车行业管理暂行规定,经营管理规范化、实行公车公营,舒适性、安全性好的1.6L以上排量的车辆优先进入市场的原则,公司决定购进力帆新型环保节能轿车200台投放市场。随后便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营运手续。伊春市运管处出租科和南岔区运管站先后批复,同意三年内发展200台出租车。
2009年10月,伊春佳浩出租车公司办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获得了道路运输许可证。随后,佳浩公司先期投入的10辆崭新力帆轿车上路运营。
据任林介绍,当年公司还准备上60辆车,却没得到南岔交通分局的批准,理由是审批的区长调走,新任区长不给签字。在有关部门的过问下,直到2011年7月,佳浩公司又得到10辆车的营运权。
任林说,此后,他多次申请,直到现在,仍然只有20辆车在运营,已经购进的30辆车只能停在停车场。任林为此烦恼不已,他对记者说,现在找南岔交通分局,交通分局说区里批了就给指标,找区政府,主管交通的领导却不给批,找烦了又让他找当初签字的区长。
营运权变成利益链?
与此同时,南岔区先后有200多辆个体车辆更新上路。公车公营车辆没有得到优先权,本该退出市场的低端车反倒多了。这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一份南岔区信访办给任林的答复中说,南岔区现有出租车481台,南岔区内常住人口10万人,按每一万人50台以内配置出租车,区内出租车数量已经饱和,如果批准佳浩增车,会冲击出租车市场,引发出租车司机矛盾。
这是主要原因吗?
据知情人透露,就在记者采访前几天,南岔区刚更新了一辆羚羊轿车出租车,更新前手续是微型出租车。而根据相关规定,微型车不允许更换轿车。但知情人说,车主是花钱疏通后,就把事办了,而花钱更新车辆,在南岔区已是公开的秘密。
随后,记者采访了在南岔区人力资源市场附近等客的微型出租车,司机师傅告诉记者,他的车是去年更新的,找人花了13000元办的,据说今年的价涨到了18000元了。
应优化出租车市场
眼下,出租车手续在南岔区很抢手,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司机说,他准备上牌,也联系好了更新手续,但嫌价太高,犹豫几天后,发现对方的手续已经卖给了别人。直到现在,他的车也没有手续。
在南岔区人力资源市场附近,同时停了五辆微型出租车,其中有两辆无任何出租标识的车辆也在等客。据一位有手续的司机师傅说,像身旁的“黑车”南岔区有好几十台,不知道为什么交通局不管。谈到轿车进入出租车市场一事时,该师傅说,谁能办到手续谁就跑呗,那么多“黑车”都在跑,何况有手续的呢。
随后,记者来到南岔交通分局,想就南岔区出租车市场问题进行采访,没想到,记者刚走进宁守君局长办公室,宁局长听说是报社记者,连采访什么都没问,就往出推记者,要记者找区委宣传部。无奈之下,记者来到南岔区宣传部,在宣传部同志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南岔交通分局,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宁守君局长再次把记者挡在了门外。经宣传部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宁局长才同意接受采访。
他先是拿出一份信访答复意见说,这里写的就是自己要说的,采访也是照着念。关于信访答复中没有的内容,宁局长回答说,办理更新不需要交钱,只是交违章罚款,然后交到区财政,至于返回交通局多少钱,他不知道。市场上的确有“黑车”,但打击难度大,今年已经打击过,处理几起已记不清了。
在伊春市运管处给佳浩公司的批复意见中说,佳浩进驻南岔区后,应优先录用下岗职工和出租车司机。任林也表示说,佳浩公司进入南岔区的目的是提升这里的出租车档次,对城市发展和提升形象有利无弊。
大力发展舒适、节能环保型的出租车,对于城市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南岔区有关部门似乎对这一方向和目标并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