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2日讯 “即便他抡起板凳削我,我也绝不退缩,公共室内场所就不应该吸烟,这个规矩谁也不能破。”81岁的老爷子汪敖,没事就到公共场所劝阻别人吸烟,虽然经常遭遇白眼,有时甚至会挨骂,但他仍坚持劝烟22年。
今年5月31日《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正式施行,汪老汉劝烟的底气更足了。近日,老爷子还被道外区防烟办聘为首批社区防烟志愿者。

汪老汉在商铺张贴防烟海报。
胸前戴着义务劝阻吸烟巡视员证、手拿防烟海报,汪老爷子每天出入各个公共场所,让我们听一听他的故事。
难 劝阻不成有人抡板凳
今年10月末,家住道外区南棵绿荫小区的汪敖来到家附近一家仓买,看到屋内有一位70多岁的老汉正在吸烟。
“你怎么能在屋里吸烟?”汪老汉说。“关你什么事,这是我家,我想怎么抽就怎么抽。”老人很强硬。
“即使是你家也不能随便抽,这是公共场所,在屋内吸烟会危害别人的健康,我就有权劝阻你。”汪老汉据理力争。对方一看说不过他,顺手抄起板凳就要削过来,好在被仓买店主及时拦了下来。“即便他抡起板凳削我,我也绝不退缩。”汪老汉挺着腰板说。
11月15日,汪老汉路过一棋摊,二十几个人围着看下象棋,其中有位60多岁的男子在抽烟。汪老汉说:“先生,请你到没人的地方去抽,抽完再回来。”“有没有先来后到?我先到这里的。”男子嚷道。“这里有这一大帮人,抽烟对他们没好处。”汪老汉说。“他们要是受害,早走了。你要是难受就离远点,再说了你是干什么的?”男子狡辩道。“我是义务劝烟的,吸烟有害健康,请你把烟掐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该男子抽着烟悻悻地离开了人群。
“虽然没让他把烟掐掉,但让抽烟人远离人群说明这次劝烟还算成功。”汪老汉总结道。
强 不吸烟却对香烟了如指掌
谈起为什么要劝阻别人吸烟,汪老汉说,1990年的一天他到省图书馆读书,看到一篇有关香烟的文章,里面讲述了种种吸烟的危害,他就产生了劝阻吸烟的念头。从那以后,无论是到饭店吃饭,还是乘坐公交车,只要发现有吸烟者他都会第一时间上前劝阻。
汪老汉家有本发黄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有关香烟的各种资料。香烟的燃烧方式、烟气的化学成分、烟叶的化学成分……图文并茂。
“我本身不会吸烟,所以吸烟是什么感觉我也不知道。要想成功劝阻别人,就要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行?”汪老汉为此在“专业知识”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倔 防烟海报不是谁都给
21日10时,记者与汪老汉准时在他家楼下碰面。81岁的汪老汉眼不花、耳不聋,胸前戴着义务劝烟巡视员证,手拿《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海报,汪老汉一边走一边说,哪家临街商铺贴有防烟海报,哪家时常有吸烟的,哪家业主支持防烟,他如数家珍。
10时20分,汪老汉走进道外区桦树街53号一家饭店,发现有两位客人点起了香烟。汪老汉很有礼貌地说:“这间屋子不太大,吸烟会对他人和自己的健康造成伤害,希望不要吸烟。”两位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掐灭了香烟。
“老板,上回给你的防烟海报怎么没了?”汪老汉急问道。“防烟海报贴到另一家分店去了。”老板宫女士赶紧回答。“那我再给你一张。”汪老汉笑着说。宫女士拿起海报立刻贴到了墙上。
“我手头上防烟海报不多,每次都是业主主动要我才给。上赶子不是买卖,我主动给他们,也不一定贴,我要把防烟海报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盼 人人都成为防烟志愿者
“汪老汉是第一位申请当防烟志愿者的。”道外区防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防烟海报刚刚在社区张贴,汪老汉就找上门想当一名防烟志愿者。由于当时招募细则还没出台,但为了支持汪老汉的劝烟行为,社区特意给他发了义务劝阻吸烟巡视员证、袖标和防烟海报。
这两个月,汪老汉已劝阻别人吸烟200多人次,他为此做了一个小调查:其中只有10%的吸烟者能立刻掐灭香烟;吸烟者一半以上是40岁以上的人;商店、饭店、旅馆、房屋中介等场所吸烟的人较多,如果这些场所的经营者本身不抽烟,会非常支持防烟,如果经营者自己抽,则很反对他来劝阻。
“我希望多积攒一些劝阻吸烟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防烟志愿者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汪老汉说。
“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的出台,说明哈市在防烟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希望广大市民都能成为防烟志愿者,为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出份力。”汪老汉认真说着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