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3日讯 “黑木耳产业富农、宝玉石产业富城、资源开发富县、跨境连锁加工富国、文化产业影响世界、生态产业富裕未来”,今年东宁县为富民强县绘就了一幅“五位一体”的发展蓝图。截至目前,在这个县今年5月集中开工的77个项目中,已有26个项目实现竣工,完成投资56.9亿元,47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其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今年以来,东宁县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支持东宁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围绕落实市党代会提出的“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和“五城建设”要求,结合东宁县的区位、资源、产业、技术、人才等禀赋和优势,重新审视确立了东宁今后一个时期“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
雨润绥阳黑木耳加工厂、鑫澳木耳深加工项目投产达效、全国首家寒地食用菌研发中心和全国唯一的黑木耳博物馆建成……今年,通过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的双驱动,东宁县头号富农产业黑木耳不仅在规模上稳居全国之首,在质量效益上也释放出强大的富农效应。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基础,总投资5亿元的禄源酒业一期竣工,成为全省最大的红酒生产基地,并正在进行二期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天隆、清谷2个葡萄酒庄也正在加快建设;万青生态林业公司已向国家证监会上报了相关材料,加快了上市步伐……以这些项目为支撑,东宁县正在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不砍伐森林、不破坏环境为前提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大力实施资源开发立县战略,让资源优势变成县域跨越发展的新动力。5月以来,建成的和兴煤矿、团结煤矿在全省民营煤矿中率先采用综合全机械化采煤;总投资14亿元的大向东铜矿一期已竣工投产,正在进行二期5000吨选冶厂建设,明年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税收2亿元;在绥芬河流域规划的12处梯级电站,目前已建成4处,正在加快东升、罗家店、五排3处水电站建设,其中,东升水电站已完成投资3.7亿元;规划风电项目100万千瓦,已建成1处,正在建设老黑背等2处风电项目,完成测风4处,“十二五”期末总装机可达55万千瓦。
着眼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今年东宁县还重点推进了“双向贸易、双向加工”基地建设。目前,境外园区已累计投资41.8亿元,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已入驻企业26家,在全国首创了国内半成品加工、国外组装成品或境外原材料粗加工、境内深加工的“吉信模式”;华宇经贸合作区入驻企业20家,探索出利用中国技术设备和俄原料,在俄制造出口欧美产品的“华宇模式”;华信农业经济区耕地规模4万公顷,建设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友谊农场”,创造了由华信集团负责租地、公关、市场准入、通关物流,农垦总局提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人,负责耕作和收割,双方优势互补的“华信模式”。同时,依托境外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东宁经济开发区也在加紧建设,已入驻轻纺、木材、食品、机电等企业103家,其中,钰熙科技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服装厂二期扩建等5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使得东宁成为龙江五大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