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24日讯 22日10时许,家住哈市道里区安丰街45号院的居民曹凤云,在自家居民楼前来回踱步,气愤地说:“闲置的废弃锅炉房占去庭院大半面积,已经成了大家的心病,如果不能部分拆掉用于公益事业,或者全部拆掉还建广场、绿地,大家决不答应!”大院的居民已经“看守”这个废弃锅炉房很多年了,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它不被租卖。
这种情况在哈市并非个案。日前,记者走访了哈市主城区30余个居民院,废弃锅炉房九成以上处于闲置状态,由此也衍生出了占用、外租等问题。这些锅炉房有的变成了库房,有的成了旅店、饭店、浴池,有的甚至被改成了别墅。“只剩下个通道,这院还叫院吗!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拆除还建绿地、广场的力度,不要再让我们望绿兴叹了!”这是众多居民院被废弃锅炉房占据的居民的共同心声。
花园街267号院内的废弃锅炉房变成旅店。
居民为还绿死看死守锅炉房
21日上午,记者在安丰街45号院看到,一处废弃的锅炉房占据了居民院五分之四的面积,紧锁的大门锈迹斑斑,附属的仓房破烂不堪。在锅炉房与进出通道间的一小块空地上,摆放着两组石桌石凳,局促的空间凸显这里的居民们渴望广场和绿地,渴望居住环境改善的迫切心情。
听说有人采访,居民曹凤云第一个冲了过来,不一会儿居民越聚越多,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诉苦,“锅炉房的一侧就顶在我家楼下,由于无人值守,屋顶成了小偷直达我家的便道。”“锅炉房的唯一用途就是供暖,没了这个功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你看我们院哪像个院啊,我们要广场、要绿地!”“为了安全,为了环境,五六年了,我们大伙儿只能死看死守,不让它被挪用。”
为还绿死看死守锅炉房的,还有安定街22号院的居民。该居民院几乎被“盘踞”在正中央的废弃锅炉房堵死,只有两条对角小道可以通行。“这个锅炉房废弃多年,偶尔有人来看看。有人要在这里建库房,居民得到消息后就联合制止,几次下来,他们总算打消了改建锅炉房的念头。”居民们说,附近街区还有不少这样的庭院,锅炉房废弃后没拆掉,居民不允许供暖单位外租使用,房子一闲就是数年,如今已破败不堪。
安丰街45号院只能将石桌石凳摆放在通道上。
废而不交 公房渐变成私房
21日下午,在安松街23号院,安升社区主任刘龙飞站在狭窄的通道,指着“盘踞”院中的锅炉房说:“六七年前,居民们就开始琢磨拆锅炉房建绿地。2008年我到这个社区工作时,不少居民反映过这事儿。那时社区的办公用房很艰苦,居民来办事时也不方便,街道办考虑接管这个废弃锅炉房,留一部分给社区当公房,其余给居民们建广场绿地。”刘龙飞说,社区所属的安静街道办几次与供暖单位商量,但都无果而终,“供暖单位将锅炉房一大半租出去了,做了饮料仓库。”
2010年,哈市出台《哈尔滨市社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闲置锅炉房要无偿提供给社区当公益用房。按照这个说法,刘龙飞又找了供暖单位几次,人家并没有理她。到了今年,一些一直关注锅炉房去留的居民告诉她,锅炉房一大半已被供暖单位卖给了个体业主。“太过分了!房子占用的是小区公共用地,凭啥卖给个人?你看看居民院里一棵树、一根草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没人会满意!”
锅炉房的另一小半,在今年“十一”左右交给了安和房管站使用。站长彭玉秀说,她并不了解锅炉房现在的归属情况,她这边是上级单位给房管站租用的。在安松街23号院附近一个居民院也有类似情况,只是程度更加恶劣,废弃的锅炉房一大半被抵账给了个人,现已被装修成了别墅的模样。
阿什河街32号院废弃锅炉房内租户众多。
失控漏管 租用形成新棚户
道里区“安”字片的情况,只是哈市闲置废弃锅炉房的一个缩影。在主城区其他区域,尽管居民呼唤还绿,更多闲置废弃锅炉房还是被整体或局部外租。
22日上午,在南岗区阿什河街32号院内的锅炉房前,一个安徽板面馆的老板对记者说:“这个锅炉房闲置后,我租了一间屋居住。为了让屋里热乎点儿,我向供暖单位交了5000元,可热了几天又冷了,好象这里并不在供暖范围。”记者看到,这处锅炉房已经非常破烂,外租户的进入使得周边形成了新棚户。
在花园街267号院记者看到,上述情况更加混乱。由于外租和失控漏管,闲置十几年的锅炉房周边形成了密集的棚户,有些棚户甚至修到了房顶上。这里开起了旅店、豆腐坊、油条铺,不但通道狭窄,而且安全死角遍布。“由于闲置锅炉房管理缺位,在如此繁华的区域,竟然形成了棚户区。”一些居民无奈地说。
在道外区南平街、南和街、南康街等街区临近大型批发市场,很多居民庭院的锅炉房废弃后,都被租给了业户当仓库,甚至开起了饭馆、洗浴和钟点房。每天大量进出的外来人员,以及锅炉房周边形成的新棚户,让小区治安、卫生、防火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必须拆锅炉房建庭院广场和绿地。”很多整日守在社区的老人明确表示,任由废弃锅炉房闲置,最终将会形成更多的“城中村”。
记者走访发现九成废弃锅炉房闲置
19日,在道外区南和街61-1号院闲置的小锅炉房里,看守工人宋师傅说:“这个锅炉房撤并已有一年多,有一台4吨炉和一台2吨炉闲置。因为锅炉房地下有二次加压和换热泵设备,所以我才来这儿看守,要不这里就彻底荒了。”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道里区安静街道办辖区、道外区南马路街道办辖区、南岗区荣事街道办辖区的30多个居民院,九成以上废弃锅炉房仍“盘踞”在小区庭院。
就废弃锅炉房出现的闲置问题,哈市供热办规划处的孙福滨处长表示,锅炉房在撤并后需要保留一年,以便可以随时应急供暖。一年后应交给区级政府。“长期闲置的,必须履行交接手续,外租和占用的,属保留期内应追究供暖单位责任,交给区级政府的,应追究相关管理单位责任。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哈市政府对相关责任都已经划分。”记者就发现的几处问题,曾与道里区和南岗区建设局沟通,得到了同样的答复,“我们会进行处理,禁止类似问题发生。”
据哈市住房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其实哈市闲置的废弃锅炉房拆废还绿工作,只待政府一声令下。所有闲置的废弃锅炉房,在相关部门都有登记备案,明年按照政府要求,该交的必须交,该拆的必须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