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7日子 “以后每个月都能领取养老金了,真是高兴啊!”11月13日,海林镇光荣村农民李贵林领到第一笔“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天,作为牡丹江市最后一批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的县(市),海林市举行“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此举也标志着牡丹江市在省内率先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广覆盖政策惠及城乡各类人员
近些年,牡丹江市养老保障制度已实现国家公务员退休保障制度,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方面的覆盖,但城镇无业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还是一个“盲点”。
自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部署试点以来,牡市以此为契机,成功争取了试点的国家批复,先后将宁安市、绥芬河市、穆棱市纳入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新农保”试点范围,60周岁以上的农民每月享受到了国家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养老金,千百年来养儿防老、靠地养老、存钱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被打破,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了“养老不犯愁”。2011年,牡市又抓住国家“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实施的历史契机,努力运作将四个城区与林口、东宁一并纳入国家第三批“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范围,试点县市比例在全省最高,政策惠及72.8万农村居民、1.07万城镇无业居民,11.9万农村老年居民、6221名城镇老年居民按月领取了基础养老金。
惠民生创新服务调动参保积极性
为了尽早让群众受益,2011年下半年,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百日会战活动,百名人社干部职工走村入户,逐镇逐村宣传发动,挨家挨户组织参保。阳明区磨刀石镇六里地村农民张富海就是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时参保的,“俺们担心的问题,人家解答得很明白,宁安等地政策都兑现了,心里有底了,这好处都送到家门口了。”同时,他们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体,通过开辟专栏、发放资料、流动“大篷车”等形式解读政策,让老百姓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一算就清。通过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动、日夜奋战,牡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在全省地市级市本级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和基础养老金的率先发放。
此外,为引导农村居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参保缴费,在国家明确缴费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的基础上,牡市制定了较为积极的鼓励缴费财政补助政策,即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多补贴5元,最多每人每年补贴5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选择最低缴费档次100元的,在享受政府定额补贴的同时,为其代缴50元养老保险费,有效提高了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优服务着力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服务
近年来,牡市努力为参保人员提供规范、均等、便捷、高效的养老保险公共服务。针对农民居住分散、远离集镇,许多农民群众开始还担心缴费取钱不方便的实际,该市突出便民利民这一宗旨,确保这项惠及数百万农民的好事办好,探索总结出“四个不出村”的服务模式:即在农民居住集中区、交通要道口的商店或农资超市安装POS机自助服务终端,设立便民服务点,实现“钱从银行流、业务网上走”,做到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让农民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就地就近的服务。宁安市河西村村民华勇感受到了这种便利:“新农保的‘四个不出村’,不用来回跑,省心省力!”
目前,牡丹江市50.5万城乡居民办理了参保缴费手续,参保率80%;19.6万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领取了基础养老金,领取率100%。10月12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牡丹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新刚被评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