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7日讯 (记者 魏义松 宋南剑 姜继周) 蔬菜农药残留如何管控?鸡鸭猪牛羊饲料添加抗生素如何监管?小作坊、小饭店如何保证卫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各方瞩目。27日上午,哈尔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专题询问。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会场。汪延君 摄
据了解,从8月下旬开始,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历时近三个月对哈尔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代表建议和市民呼声,共搜集梳理出5个方面近800条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并对哈尔滨市食品生产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餐饮服务、垃圾回收、早夜市等60多个场点进行了明察暗访,客观、准确地掌握了哈尔滨市食品安全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问询。汪延君 摄
在进行专题询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询问,哈尔滨市农委、市畜牧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食安办、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局和市城管执法局共11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应询。由于此次专题询问采取“边听、边问、边答、边议、边测”的形式,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听取哈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工作报告后,询问热点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作答,组成人员就回答进行评议,并对回答满意度进行现场测评,测评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测评结果将作为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参考和依据。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肯定哈尔滨市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取得成绩的同时,就保鲜剂、催熟剂等农药的使用,以及无证小作坊的监管农产品水产品的检测等六大类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问题进行了问询。通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应询,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已发布实施了20种蔬菜、11种有机农产品、3种水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并积极实施实行产地准出制度,有效地遏制了使用禁用农药和过量使用限用农药的现象,2011年-2012年10月,国家及省、市对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在哈尔滨市获生产许可证的饲料生产企业514家中,2012年,完成国家、省、市饲料抽样2000批次,合格率达到99%。对全市3000余家小作坊,将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留存目录上网公布,便于市民查询,并鼓励有条件的小作坊企业化发展。10月,哈尔滨市取得水产品的检测资质,下一步将与果蔬一道,加大检测力度,并将结果进行公示。明年哈尔滨市还将在街道办事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在社区、乡镇配备协管员、信息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式监管模式,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今年3月,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就“哈市物业管理工作及物业管理立法”开展专题询问,食品安全专题询是第二次,对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方式,增强人大监督工作成效,促进政府工作都得到了积极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