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8日讯(记者 王蕊) 12月1日,哈大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承担旅客运输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列车会为旅客提供哪些速度的体验?乘客在车上又能感受到怎样的服务?与人们通常见到的列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带着这些疑问,28日,记者登上了D1304次列车,体验了乘坐高铁的感受。堪比航空服务的高铁,带给记者全新的出行感受。

即将开行的列车。郭俊峰 摄
“海豚车头”减少阻力
早上7点18分,“D1304”次列车从哈尔滨西站出发,终到大连北站的高铁列车。在站台上,“D1304”次列车像一条长龙一样停靠在高铁线上。火车头蓝白相间,呈流线型,车头和车身均标着“和谐号”的字样。据列车长介绍,该型号列车被称为“海豚车头”,是根据仿生学设计的,车头很圆滑,气动阻力会很小,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
据了解,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具有牵引功率大、速度等级高,“海豚车头”气动阻力小,适应范围广,采用耐寒材料突破-40℃低温极限,自动限速等特点和技术优势,其设计时速达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快的高寒列车。
每个座椅前都设有小桌板
走进哈大高铁的车厢内,记者发现,座椅上分为两种颜色,大部分的车座上套着蓝色坐套,而少有的几个坐椅上套着红色坐套。
列车长告诉记者,红色座椅是一等座椅,打开靠近过道扶手上,即可抽出其中一块小桌板,将这块板展开,正好与单个坐椅的宽度相当。“不仅是特等座或一等座有小桌板,在二等座的座椅前也设有小桌板,乘客可以在桌板上办公或将杯子、笔记本等物品放在上面,十分方便。”
高铁二等座椅。郭俊峰摄
车厢启用自动感应门
记者发现,从站台进入车厢后,当你走到两个车厢中间处时,车厢门自动打开。原来,高铁上实行了自动车厢感应门,只要乘客进入到车门上方45°的红外感应区,玻璃感应门将自动开启,乘客离开此区域后,车门才会自动关闭。为了方便控制,车厢门侧均设有控制车门的开关。“绿色按键”代表自动开启,“红色按键”代表自动关闭。
列车长告诉记者,车厢门在开启后,10秒内无人上下车,车门会自动关闭。行驶中,列车所有车门均受集中开关控制,开关便失灵。在红绿两个键的上方还有“紧急解锁开关”用于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乘务人员敲破封闭玻璃后按下。
列车两端各设有一个观光区
相比起普通动车组,哈大高铁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车厢内,还设有“观光区”。“观光区”分设在列车两端,与两头的司机驾驶室相邻,共有16个座位。
记者看到,“观光区”近乎飞机头等舱,与一等座车厢之间用玻璃门隔开,空间相对独立。一个观光区有8个座位,是红色软布包裹的坐椅,坐椅空间也比较大,给乘坐者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这8个坐椅被分成两排,两侧共3个窗口,其窗口比其他车厢要大,乘客坐在这里可以宽视野地欣赏车外的风景。同时,还可透过玻璃看到操作间内列车司机的工作状态,与司机共同感受高铁的速度。
高铁一等座椅。郭俊峰摄
座位排序堪比“飞机座位号”
一列高铁动车组内共设有8节车厢,可容纳551人,分为三种,除了“观光区”的特等座外,靠近“观光区”的车厢是一等座,共有44个座位,一排4个座;还有二等座,为蓝色坐椅,一排5个座,整列车是以二等座为主,二等座每个车厢定员在70至80人。
据介绍,哈大高铁的座位号与飞机机舱座位排号相同,“A”、“F”字母是代表靠窗的座位,“C”、“D”字母是靠过道的座位,进入车厢内,乘客要按照票号寻找座位就座。
车上随时备有紧急药品
记者在乘务员室内看到,车上时刻备有红十字药箱,随车配置了紧急救护的药品,便于旅客的救护。
“我们都是经过红十字救护培训,持证上岗的。药箱内配备了常见的急救药品。救心丸、降压药、止泻药、晕车药等等常用药,应有尽有。”乘务员小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