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 离“圣诞节”还有20多天,哈尔滨市各大商场已经打出了岁末大促销的招牌,返券、送礼、积分换礼……各种招数一股脑使出来,一场没有硝烟的圣诞大战提前上演。但省消协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在代金券使用过程中,会设下一些消费陷阱引诱消费者,省消协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对待商家的返券促销活动,谨防各类消费陷阱。
各大商场的促销广告
记者调查:
商家促销各有“招数”
29日下午,记者来到哈尔滨市香坊区某大型购广场,在门口处和各个电梯口处都放上了打折促销的牌子,如“某某百货5周年,鞋类4-4.5折,男女装、羊绒满300减150;化妆品15倍积分”。其他各大品牌服饰也打出了1-5折的优惠。但记者走访发现,所谓的“低折扣”商品有的是不见踪迹,有的是仅有个别柜台的单品促销。
走进哈尔滨市南岗区某大型购物中心,在入口处和各个电梯口明显处都能看见“圣诞序曲”的宣传海报。其中男女服饰、鞋品七折起再满300赠10000积分;国际名品1900买2000礼金卡。但细看这张海报,下面用小字标明了“礼金卡仅限在1F(1层)参加活动的专柜使用,特例商品不接收此卡,2012年12月2日过期未使用的余额作废,不予办理延期”的字样。
在南岗区一家大型商场,每层楼的电梯口都设有“部分商品五至七折”的牌子。附近的另外一家大型商场的各个出口和电梯口也设置了迎圣诞节的促销活动牌,从家居床品到服饰鞋帽,从三折到七折不等的优惠。但前来购物的顾客并不多,有的还是来“踩点”的。在哈尔滨市上班的陈女士说,她经常到各大商圈购买打折商品,为防止掉入商家设置的陷阱,她经常提前一段时间来商场看价格挑商品,并给促销员都留了电话,等有大折扣时通知她,这样就能知道自己“相中”的商品到底是不是“优惠”了。
商家返券促销
消费者“好拿不好花”
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哈尔滨市各大商场提前备战“圣诞”的促销活动已经开始,“够额返券”、“满200返100”等促销性标语引得消费者怦然心动,纷纷前去购买。为防止消费者陷入商家陷阱,省消协揭秘商家四大返券促销陷阱。
陷阱一:提高原价,误导消费者。活动期间,一些不诚信商家暗地提高商品原价再打折优惠,以此误导消费者。
陷阱二:差价难寻,循环消费。调查显示,商家往往在标价时故意标99、199、299等价格,使消费者花99元却无法得到代金券,而要想凑齐返券额度,只能继续购买。如此循环,消费者的钱掏得的是越来越多,造成很大浪费。
陷阱三:对代金券的使用不做详细说明。商家在开展返券促销时往往不做详尽说明,消费者手里拿着好不容易兑换来的代金券,真正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代金券有时却无法使用。更有甚者,使用代金券的商品价格竟然是使用现金购买价格的两倍。
陷阱四:以返券促销商品属于处理品和“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为由,逃避承担“三包”责任。有的商家借口返券商品属于低价处理商品,拒绝承担其应尽的“三包”义务,而有的商家则以“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返券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等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退换货自由。
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到商场消费,一定要弄清商家返券促销的真实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逢年过节,各商场都会推出打折返券优惠活动,但优惠幅度不同,同一品牌在不同商场所享受的折扣或者返券数额也不同,消费者应多走多看;要了解商家活动的详细规定,避免掉进消费陷阱;要仔细分辨商品的款式是否过时、商品价格与平常价格是否一致,做到明明白白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