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23亿小额担保贷款扶持4万创业“小老板” 创业大学生申贷正当时
2012-11-30 16:46:4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马田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30日讯 经营红火的小打印社添购了新设备、运营困难的科技公司补充资金走上正轨……记者从市就业管理局就业处获悉,自2003年我市推出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至今,我市累计发放贷款总额已达23亿多元,扶持创业“小老板”4万余人次,带动就业超过16万人。近两年,我市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推出贷款额度上限提高、担保范围扩大、贷款机构增多等多项优惠政策。

  当前申报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项目哪些最热?哪些最有发展?市民创业申贷应注意规避哪些误区?记者近日采访了市就业管理部门,市、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及创业指导专家,为创业市民关心的问题寻找答案。

  专家提醒最具潜力大学生将成申贷新“增长点”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关注,但申请贷款的大学毕业生创业者仅占申贷者总量的10%。据团市委青农部部长郝东生介绍,我市拥有全国唯一的共青团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要面向青年创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但去年大学生创业者申贷获批者不足百人,今年明显增多,目前也只达到197人。郝部长认为,尽管目前在数量上有限,但从趋势来看,大学生创业者将逐步成为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主要增长点。

  郝部长认为,大学生创业申贷者从少到多的增长趋势,背后体现着创业理念的逐步转变。目前,大学生创业仍存在一定观念限制,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更倾向于找“铁饭碗”而非自主创业。而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遇越来越多,前景也越来越广,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和足够的资金,应该勇于创业,并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谋求发展。

  对于创业项目,郝部长表示,大学生群体在知识上更有优势,选择项目也比较注重网店等新兴项目、科技养殖项目以及一些“冷门”项目。选择项目前,一方面要进行充分的市场摸底,对创业选址、环境、同项目是否饱和等进行充分考察,理性选择有前景的项目;另一方面,要注重选择熟悉的专业或领域,以充分发挥专长,实现成功创业。

  最有发展“科技型”项目前途广阔

  据了解,截至11月底,我市今年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亿余元,扶持创业者近万人,带动就业近4万人。其中,下岗创业人员是申贷主体人群,此外,大学生、退伍军人、残疾人创业人员也参与其中,通过贷款资金购置设备、改善经营环境、渡过难关。

  市就业管理局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发展前景来看,IT、电子信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更具潜力。

  一方面,创业者自身文化程度较高,对市场、经济等理解、分析能力更强,另一方面,项目自身的“科技附加值”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服务行业等更高。而其主要困难在于发展前期业务量少、资金运转难,通过贷款资金注入走上轨道后,这些科技型创业项目往往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最热项目餐饮等“三产”占七成

  记者走访南岗等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获悉,当前,申贷获批的创业项目中餐饮业最热门,而囊括了餐饮、小商品加工销售、生活服务等的第三产业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0%。

  市民王翼是一名下岗创业者,2002年在南岗区颐园街开办了一家服装店,安置了多名无业人员。但是,由于服装加工厂地处偏远、设备陈旧,缺乏特种设备,许多业务要到其他代加工点去做,生产规模也不足,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今年,他通过社区申请,经南岗区就业部门、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经办银行审核获批了10万元的免息小额担保贷款,添加了新型机器,业务明显增多,企业也走出了困境。王翼说:“老百姓创业有时就差有人帮这么一把,有了好政策,我们也有希望了!”

  顺利贷款要留心“四件事”

  工作人员提醒:小额担保贷款的申报和审核过程十分严谨,创业者要注意防止陷入一些“误区”,以免申贷被拒。

  首先,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须“先创业、后申贷”。该政策旨在扶植创业者扩大业务规模、渡过经营难关,助力创业成功,而非给予尚未创业者的“启动资金”。

  其次,我市去年将小额担保贷款的个人额度上限提高到了10万元,但并非所有申贷者都能获得上限额度。担保中心和银行会对每个申贷者进行登门调查审核,申贷者对贷款具体用途有充分的说明,才可能获得相应数额的贷款。

  再次,“四要件”缺一不可,即:就失业登记证(或相应证件)、工商营业执照、抵押担保和良好信用记录。创业者要注意日常的贷款等问题,以免出现不良记录影响申贷。

  最后,一定要正确区分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和民间借贷的“小额贷款”。哈市及各区、县(市)以及工青妇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是非盈利事业单位,也是办理该项贴息贷款的指定机构。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