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 (记者 杜筱) 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记者从黑龙江省卫生厅了解到,黑龙江省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同期相比增长近四成。2012年1月-11月29日,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771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4.8%。
据了解,黑龙江省自1993年发现第1例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11月29日,累计发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71例,其中感染者1865例,占65.0%;病人1006例,占35.0%;死亡422例,占14.7%。
2012年1月-11月29日全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报告为771人,与去年同期(498例)相比增长54.8%;其中病人171例,占22.2%;死亡103例。分布全省13个市(地)的103个县(区),有明显地区聚集性,其中哈尔滨最多419例,占整个疫情报告的54.3%,其次为齐齐哈尔和大庆。男女比例为11.4:1,15~49岁占87.8%。
据了解,在今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主要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95.7%(异性性传播194例,占25.2%;同性性传播544例,占70.6%),其次为采血浆、输血及血制品传播占2.5%,其余传播途径占2.5%。近年来我省疫情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我省男男性接触人群中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加,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男男性接触者普遍存在多性伴、有商业性性行为、非保护性性行为普遍存在等高危行为,增加了传播的速度;二是男男性接触人群作为我省HIV感染最主要的高危人群,加大了这个人群的监测范围,提高了监测频次,实现了最大程度发现男男性接触人群中的艾滋病感染者。
目前,黑龙江省已在13个市(地)、132个县(区)全面开展了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2012年1-10月,全省377个自愿咨询检测室累计提供咨询检测服务100515人次,在这些人群中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382人。截至2012年11月29日,全省13个地(市)的90个县(区)开展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累计116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其中包括8名儿童),2012年1月-11月29日新增抗病毒治疗371人。通过科学、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工作,目前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完成率为99.8%,CD4检测完成率为87.6%,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对15余万名孕产妇进行了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对于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时采取了母婴阻断措施,孕产妇和婴儿均使用了抗病毒药物阻断。
此外,全省已建立60个国家级艾滋病综合监测点,定期对吸毒、暗娼、男男同性恋者、性病门诊就诊者、长卡司机、孕产妇、青年学生和流动人群8类人群进行血清和行为学监测,及时观察和了解我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和性病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掌握艾滋病流行现状。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暗娼人群、男男同性恋人群、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使我省总体各类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过长期的努力,黑龙江省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已由2006年的68.4%增加到2012年的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