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3日讯 每天,来自于三江平原经济区域内的周边客流涌入佳木斯市城区后,有大部分外来者都拿出近三分之一时间到这座城市的“地下经济商贸城”驻足巡购一圈。
跳出单一监管思维模式的市人防办,在不拘一格开发地下空间,利用地下人防资源发展服务城市造福百姓的“地下经济”产业项目建设中,收获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由衷赞誉,也成了对外展示这座城市一个靓丽的窗口和平台。2011年5月,由市编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佳木斯市人防投资管理中心,隶属于人防办。人防办决策层一改过去佳木斯市地下空间开发由开发商近乎无偿使用的局面,通过人防投资管理中心的科学运作,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多元化服务城市造福百姓的重点锁定在挖掘内力借助外力,走联合开发建设之上。
市人防办党组织积极利用这一有力平台,充分发挥人防投资管理中心的职能作用和融资优势,采取利用社会资金和人防部门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与黑龙江东北亚集团合作开发建设了西林路人防工程,恢复路面后对西林路进行了升级改造。该工程建筑面积8580平方米,投资近1亿元。据测算,随着该工程的建设已为该路段的管线下埋、更新等市政建设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年可上缴税金1200万元,上缴出让金870万元,实现人防工程建设资金积累的过程,也为城市改造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2012年,市人防办又按照西林路人防工程的建设模式,进行了西林路二期人防工程的立项建设。该工程位于西林路(中山街———永安街之间),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全长320延长米,由上海立天唐人集团与人防投资管理中心合作开发建设,二期西林路工程的建设,使人防投资中心的运作模式不断走向成熟。
几年来,市人防办先后以自筹资金和招商引资的形式修建了人防地下商业街一、二期、龙翔地下商场、宏博地下商场、通江街人防地下商业街、西林路人防地下商业街等单建式大中型人防工程,全市人防工程量累计达到58872平方米,安排就业者2000多人。
今年为全面促进人防建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市人防办按照市领导“进一步拓展城市地下发展空间,多元化服务造福城市”总体要求,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决定以招商引资的形式,与佳木斯天德颐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利用“佳木斯佳天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地下空间,建设佳木斯市地下蔬菜储存基地。该地下蔬菜储存基地位于市郊区四合村(友谊路西段路南),地下部分总面积21236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现先期完工的4个大型仓储库,每座5000平方米,已全部出租给从事蔬菜经销的上百个业主,已存储了大量的土豆、地瓜、萝卜、元葱等蔬菜。佳天公司二期在建工程的8个大型仓储库也已经接近尾声,早已有人订租出去。尽管地下工程的投入比地上工程投资大,但市人防办和佳天公司尽全力抓好工程建设。市人防办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佳天公司在土地、工程建设等方面优惠政策,并派出专家指导人防工程建设。市人防办由主任李连军亲自挂帅,专门抽出一名副主任专项推进这项工作,从工程选址、立项、审批一直到工程质量,环环紧扣,一条龙服务。佳天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经过调研,每年佳木斯市城区居民需要蔬菜约35—40万吨,地下的12个仓储库全部投入运行后,可储存蔬菜5万吨,每年可周转8—9次,完全可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也可有效地调剂保障三江地区区域蔬菜供需。据了解,“佳木斯市地下蔬菜储存基地”是我省目前最大的两个地下蔬菜储存基地之一,它既可以平抑佳木斯市冬季上扬的蔬菜市场价格,安排一部分下岗人员再就业,同时,也可拉动佳木斯市地产菜产业化链条的加速形成,避免“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也解决了佳木斯市秋冬季在楼道中储存蔬菜,形成蔬菜垃圾,带来的脏乱差问题。
记者点评:一项大有可为的发展之路
早些年,外地人到佳木斯来,常常打听的一件事便是:地下商业街在哪里?其因由,就是佳木斯的地下商业街就是三江平原腹地的“沈阳五爱大市场”,一个物美价廉,所卖东西品牌较全,实用价格又不贵又不凡名牌品牌,可供人们逛一阵子游览一阵子来了不会白来的地方。
如今,佳木斯市这座现代化的北方名城,楼高了,商业大厦多了,可供人们选择的购物名店多了,涌入到“地下商业街”购物的客流不降反升,主管部门市人防办的知名度比先前更高了。究其缘由,地下商业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商业城”,恐怕也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由“地下商业街“发展成为“准地下商业城”,从佳木斯市高端决策层到主管职能部门市人防办,多年来确实出台了不少政策,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服务性工作。用市人防办主任李连军概括,“市领导对‘地下经济’发展宏观上的战略发展定位准确,地下商业街先期开发时的经验可贵,继续走招商引资联合开发之路势在必行,实在是一条大有可为之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