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2月7日讯 近期,多起因喝酒引发案件。据此,记者从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特色科室戒酒病房了解到,近年来,前来戒酒的酒瘾患者在年龄上呈低龄化趋势,三十岁出头并不鲜见;在性别上,女性患者不断增加;人群上从重体力劳动者变化为机关工作人员和白领等。戒酒病房主任医师张一表示,酒瘾的背后更多的是“心瘾”,心理依赖大于生理依赖。
酒瘾患者数量
逐年上升
据张一介绍,该病房成立19年来,收治了数千名形形色色的酒瘾患者。近些年,前来就诊和接受心理辅导的酒瘾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95年前后,平均年住院及接受心理辅导的酒瘾患者约为150人次;到2000年前后,达到了320人次/年;2005年前后,人数增加到400人次/年;2010年前后,该数字达到了640人次/年,尤其是近十年,人数翻了一倍。同时,酒瘾患者这个群体还呈现出新变化,年龄越来越小,戒酒高发人群由45岁以上的中年人向30岁出头的青壮年转化;以前的戒酒人群多是农民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现在已扩展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白领等;在新增的患者中,女性患者从无到有,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新增女性戒酒患者10年来人数翻了三番,且女性酗酒者多为离异单身女性、相貌极好、文化水平不高、曾经有过富足的经济生活或巨大情感波折;此外,少年饮酒、酒后嫉妒症等特殊个例也不断出现;发病症状越来越严重,表现症状从原来多以耍酒疯为主,发展到了现在的酒瘾患者伴有幻想、呆滞、失眠、施暴等症状。据了解,其他医院戒酒病房的情况和这里大致相同。
戒酒瘾还需治“心瘾”
张一对记者说,在对酒瘾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发现,很多酒瘾患者心理上对酒的依赖要大于生理上的依赖,躲藏在“酒魔”患者表象症状下的,是嗜酒如命、逃避现实、用饮酒来解决不如意的一种“心瘾”。其中,8成患者不认为自己嗜酒成瘾,不愿意戒酒,均是由家人拖拽着送来的。而酒瘾患者的背后,是被酒精摧毁的个人生活、受折磨的家庭生活以及隐患重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认定酒瘾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张一表示,酒瘾患者通常被分为四个阶段,最轻的被称为问题饮酒,其喝酒的目的不是为了应酬、过节助兴等客观原因,而是主观上想喝酒,并在饮酒后出现耍酒疯、难自控的症状;情况更严重一些的被称为酒滥用,在饮酒频率上表现为至少一天一次,饮酒的目的多是为了用酒精麻醉自己来平和心态、逃避现实问题;第三个发展阶段被称为酒依赖,也叫戒断反应,即喝酒的频率增加,每天饮酒在两次以上,不喝便感到全身难受,出现乏力、心悸、呕吐、出汗等症状;最为严重的阶段被称为酒中毒,这是长年饮酒引起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慢性中毒,不时出现幻觉、语言和行为能力受损、已成为一种精神障碍问题。
七成患者成功戒酒
据介绍,来到戒酒病房住院的酒瘾患者,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能够成功戒掉酒瘾的几率在60%—70%之间。针对如何能够彻底“戒酒”,张一表示:“首先,想要彻底摆脱酒瘾,最重要的是自身有持久、坚定的拒酒态度,从根本上认识到过度饮酒的毒害后戒掉‘心瘾’;其次,定期坚持来医院做心理辅导,出院后,生活和工作上遇到挫折和烦心事,应多和心理医生沟通;第三,离开医院后,家庭环境、工作环境也应尽量少地接触酒,家人应该多关心、多鼓励,帮患者树立信心,多留意患者的心理动态;最后,小剂量的药物巩固在最初离开医院时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