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黑河市实施“双三零工程”综述
2012-12-07 10:10:49 来源:黑河日报  作者:组  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黑河12月7日讯 市委着眼于为守土固边和长远发展储备人才,2011年7月,启动实施了“双三零工程”。既解决了边疆地区发展对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年轻干部的需求问题,也解决了产业欠发达的边疆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走出了边疆地区年轻人才和干部培养新路。

  从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和兴边固边长远出发,启动实施“双三零工程”

  黑河位置偏远,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培养和留住人才难。2006年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平均报到率仅为32%,安置率仅为30%,五年外流大学生1.6万人。30周岁以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790人,迫切需要丰富阅历和提高能力。同时,事业发展凸显人才不足。据测算,未来五年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近5000人。市委站在为党的事业和长远发展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启动实施了“双三零工程”,即:“促进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和“30周岁以下干部双向挂职培养工程”。

  精心谋划——科学决策部署。下功夫摸清底数,全面了解高校毕业生学历、年龄、专业及就业情况,掌握年轻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工作经历及需加强的素质、能力,研究制定了《“促进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实施方案》、《“30周岁以下干部双向挂职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方案初步制定后,征求3000名学生、家长和年轻干部的意见,经市委常委会审议后通过,确保方案可行、管用。

  狠抓落实——一把手负总责。把“双三零工程”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长期规划,市委专门召开常委会和专题会议部署和推进。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制定了“双三零工程”实施细则,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制。把“双三零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党政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严格督办。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程推进情况,到乡镇看望挂职干部。

  整合资源——形成拳头合力。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人社、财政、发改、社保、民政等部门协同作战,市县乡一盘棋。积极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就业,挖掘企业吸纳就业潜力,政府多方开发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容量。市县乡三级联动,建立完整的干部培养链,北安市、逊克县、爱辉区分别择优选派30周岁以下干部到乡镇、信访、重点工作一线挂职锻炼。

  完善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市县两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累计投入就业和创业资金3030万元,仅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全市每年投入约千万元。在干部双向挂职方面,异地挂职干部每年每人给予1万元补助,符合补助条件的113名干部补助费已全部发放到位。

  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公布了“双三零工程”实施方案和推进“双三零工程”有关情况,拍摄专题片向社会全方位展示实施“双三零工程”的阶段成果。截至目前,在《黑河日报》上刊发稿件50余篇,编发《深入实施“双三零工程”简报》56期。

  根据边疆地区特点,以务实创新举措推进“双三零工程”

  “促进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方面:我市未就业毕业生普本和专科比例较大,所学专业又以文科和师范教育类为主,与用人单位所需专业差异较大,给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采取了八项措施推进毕业生就业。

  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制定了《黑河市关于实施人才创业的扶持政策》,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税费减免;对毕业生从事微利项目的,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全市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36万元。

  抓项目和园区建设促就业。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聚拢人才,项目和园区吸纳高校毕业生298人。北安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招收高校毕业生66人,其中吸引外地高技术人才9人。嫩江县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招收大中专毕业生32人,大学本科生税后月工资3000元以上,大专生工资2400元以上,并缴纳“五险一金”和享受其他福利待遇。

  依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全市为中小企业发放工资和社保补贴376万元,70余家中小企业共吸纳高校毕业生502人。黑河热电厂引进10余名高校毕业生,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技术人才断档问题,并为引进人才建立大学生公寓及周转房。孙吴三精儿童大药厂响应市委部署,调整用人制度,积极吸纳7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根据大学生专业特长安排岗位。

  开发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全市通过开发基层社区管理和公共就业服务、选派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农技和畜牧服务中心、服务大项目等公益性岗位安置774人。爱辉区择优选拔录用乡村工作者77人。嫩江县公开招考选拔47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

  开展见习促进就业。全市共有2344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见习,通过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公开招聘等渠道实现就业340人。2012年,分三期对市直315名见习毕业生进行了公共礼仪、经济发展趋势、重点项目及“十二五”规划、创业培训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

  鼓励志愿服务基层就业。选拔毕业生深入艰苦边远的农村基层,丰富阅历,提高能力。目前,选派大学生村官118人,选派29人到基层进行志愿服务。

  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招考就业。全市共招录435人。其中,公务员招录227人,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招聘208人,为市直单位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44人。

  “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安排就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就地就近、照顾困难”的原则,全市共选拔安置122人。

  “30周岁以下干部双向挂职培养工程”方面:创新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平台,努力实现选好、用好、培养好的统一,使年轻干部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选好更要用好。经基层党委严选、县处级党委精选、市委组织部优选的严格程序,在400多名报名干部中择优确定122人进行双向挂职。根据挂职干部本人意愿和经历、专业特点,确定具体挂职单位和岗位。上挂科级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干部全部到市直经济和综合部门挂职。下派科级干部全部安排实职岗位,一般干部也都安排股级岗位,并有明确工作分工,硕士研究生学历干部都直接挂任副乡镇长职务。挂职半年时,在乡镇挂职的一般干部,全部改任乡镇长助理职务,为全面锻炼创造条件。

  加强考核和日常管理。市委组织部制定并实行了挂职干部季考核制度,每季度考核一次。挂职结束前,市委组织部派出由副处级干部担任组长,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联合组成的考核组,对干部挂职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实行挂职干部工作纪实制度,印制了《挂职干部考核纪实簿》,作为平时考核和跟踪考察的依据。为挂职干部印制了通讯录,建立了QQ群,市委组织部定期通过网络与挂职干部进行谈心谈话,了解挂职干部思想动态。

  创新实践锻炼载体。组织挂职干部开展了“为繁荣边贸旅游明星城找差距、提建议、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挂职干部积极参与到建设繁荣边贸旅游明星城实践中,挂职干部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并编印成册,供相互间交流学习。五大连池市在挂职干部中开展了“走村屯、入农户、访民情”和“乡情、农情、民情”教育活动,嫩江县组织挂职干部开展进矿山、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市县两级共组织实践载体50多项,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了平台。

  集中培训提高素质。举办“双三零工程”挂职干部培训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作专题辅导,并编印学习资料、录制了光盘,供挂职干部进一步学习。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组织挂职干部培训7次。编印了《建言正当时》、《学习和实践成就梦想》、《励志·锤炼·成长》等资料,收集了挂职干部的调研文章和心得体会,记录了挂职干部的工作实践和学习成长。

  “双三零工程”为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为边疆地区人才培养探索新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得到拓展,安置率和回乡率明显提高。“双三零工程”实施以来,共安置高校毕业生5350人,应届毕业生报到率由32%提高到54%,当年回乡高校毕业生安置率达到85%以上。二是毕业生就业观得到了转变,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八仙过海各显身手”。通过媒体宣传进行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政策优惠进行就业扶持,遇到困难给予帮助,使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得到转变。2012年自主创业毕业生同比增长18.5%。孙吴籍毕业生臧福运,回家乡开办了道勤文化学校和博雅书店,带动10名大学生就业。逊克籍毕业生姜成艳,回乡创办了家和装饰材料商店。三是扩大了人才储备,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双三零工程”实施以来,吸引了近百名外地大学生到黑河就业。通过实施“彩虹工程”,加强就业援助,150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29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创业使家庭走出了困境。毕业生有效安置,补充了干部人才队伍不足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由市人社局组织对高校毕业生及家长、重点企业进行回访和社会调查,黑河籍高校毕业生满意率84%,家长满意率92%,企业等用人单位支持率100%。

  30周岁以下干部挂职培养工程方面:一是挂职干部得到了全面锻炼,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在困难环境中强化艰苦奋斗教育、磨炼了品质作风。53名下派干部与乡镇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艰苦的环境更激发干事创业的劲头,如逊克县新鄂乡为鄂伦春少数民族乡,冬季宿舍只有零上10摄氏度,嫩江县塔溪乡和科洛镇,回家需坐车近7个小时,挂职干部们克服困难,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在奉献才智中接受党性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下派嫩江县挂职干部每人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五大连池市上挂干部自发捐款5000元到市社会福利院慰问孤残老人,嫩江县上挂干部集体义务献血。截至目前,挂职干部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余件,帮扶贫困户和贫困学生46人。在实践中历练工作能力、增长了工作本领。下派干部既抓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大事,也抓婆媳斗嘴、邻里纠纷调解等小事,切实感受农村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学习和体会基层把市委决策变为具体行动的方式。上挂干部走进上级机关的大课堂,虚心学习,潜心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有了全面了解,宏观思维、理论素养、大局意识、综合协调和文字综合能力都有新提升。二是促进市直机关与乡镇之间联系,开展共建互助活动。挂职干部在加强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之间联系方面发挥了穿针引线、桥梁纽带作用。市城管执法局在挂职干部沟通协调下与新鄂乡结成帮扶共建单位,无偿为新鄂乡提供园林绿化、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指导,并送去2万多元的帮扶物资。市林业局挂职干部针对塔溪乡防火装备落后的现状,及时汇报请求支持,市林业局无偿提供了价值2万多元的防火装备。市水务局挂职干部通过原单位帮助,从省防汛指挥部为上马厂乡争取护岸应急度汛项目资金92万元。三是挂职干部展示了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得到了组织和群众广泛认可。在对挂职干部和接收单位领导进行回访调查中,一致表示挂职一年收获大、进步快,接触到原单位看不到的领域和方法,学到了原工作单位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挂职结束前考核,对挂职干部进行会议投票测评,优秀票均在90%以上,其中,优秀票满票的88人,占72.1%,有5名干部挂职期间被提拔到科级领导岗位上,有11名干部挂职期间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有8个乡镇、12个市直部门向组织部门书面申请接收挂职干部,有1个企业申请接收挂职干部。

  “双三零工程”受到高层关注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一致认为是顺应民意的德政工程和长治久安的根基工程,是边疆地区兴边固边和长远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省委书记吉炳轩对“双三零工程”给予充分肯定。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一行到黑河专题调研“双三零工程”,指出,黑河立足于稳边固边、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启动实施的“双三零工程”,高瞻远瞩,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才培养上探索出的新途径,具有借鉴意义。《中央人才工作简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黑龙江组工信息》等,中国国家人才网、农业部官网等国家机关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东北网、搜狐网、黑龙江信息港等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刊发或转载相关稿件。在百度、谷歌等中文搜索引擎中输入“双三零工程”等关键词,百度有7320个搜索结果,谷歌有29100个搜索结果。

  深入推进“双三零工程”,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提高干部和人才能力素质、加强领导班子长远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纳入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长期规划,落实专人负责,实行目标考核,深入持久地抓下去,力争在最短时期内,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经历结构单一等方面问题。争取在三年内,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黑河未来发展储备各类专业型、技术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争取三到五年时间,使40岁以下处级干部达到100名以上,选拔35岁以下科级干部达到300名以上,使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经历结构等更趋合理,以适应我市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为黑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