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9日讯 从哈大高铁开始建设,家住哈尔滨的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资金财务部总经理古石就期盼着它的开通。
哈大高铁对两地金融业的作用,绝不止于被派驻外地的员工回家更方便。在更多金融从业者看来,近年来同样生机勃勃的两地金融业,将在高铁圈起的3小时经济圈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与机遇。
哈行“小贷”闯大连
“哈大高铁开通,我们和总行工作交流方便了。”古石告诉记者,可惜因为银行业务太多,他至今没时间坐高铁回家。
成立不到5年,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已经在今年年中实现存款超百亿。这一成绩,相同规模银行一般需10年才能达到。
帮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在大连闯出名的是“小贷”——为小微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小额信贷。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行长刘长海向记者介绍,近年,其营业额中,90%的业务来自“小贷”。
在大连这个外来人口几乎占一半的城市里,为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应该说是“找对了路”。银行客户新增业务中,批量营销客户占60%以上,融资额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客户占90%以上。近两年,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的业务增速不仅超过了总行,还名列大连市几十家银行的前茅。
“这成绩可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商业银行分行,在汇集了61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历史悠久的金融重镇中取得的。”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副局长姜茂生在谈到哈行大连分行时也难掩赞赏。
又一次缩小差距的机会
姜茂生其实还礼貌地对哈尔滨来的本报记者隐藏了另一句话:目前,哈尔滨和大连的金融业差距不算小。
哈尔滨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5家,证券机构24家,保险公司36家,融资担保公司26家,上市公司27家,外资金融机构7家。
大连有银行机构61家、证券机构58家、保险机构41家,期货机构78家,外资金融机构41家。另外,还有18家金融机构的总部设在这座滨港城市。
实力的差距,可否借助哈大高铁开通逐渐缩小?面对记者提问,姜茂生谦虚地表示:高铁确实应该能把两城金融业的这种交流拉近了,但输送是双向的。
确实,小额信贷是哈尔滨银行最初在哈尔滨重点发展的特色业务,大连分行根据本地情况实行,迅速在大连打开了市场,成为支持大连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许多大连创业者贷款首先找到的都是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
高铁通了,哈大同城,频繁的人员交流将更容易把大连丰富的金融资源、新理念、新业务、新机构输送到哈尔滨。高铁的开通,无疑给冰城金融业带来了追赶先进的又一次机会。
两个桥头堡的金融联盟
地理位置决定,哈尔滨成为中国对俄乃至东北亚贸易的桥头堡;大连则依傍渤海、黄海,是中国对日韩贸易桥头堡。
“要知道,银行是经济界中间品,紧随财富奔走。”姜茂生说。他判断,高铁在实体上串联了东北最重要的4个城市,其中哈尔滨和大连各踞一端,分别占据对俄罗斯远东及日韩的外贸优势,如果互借彼此优势,对外贸易往来必将更加频繁,而贸易则必须有金融做保障。
“哈大高铁所带动的实体经济交流与经贸往来,一定会增加两地银行业务量,合作联盟也将由此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大高铁的开通,对两地金融业推动作用不小。”姜茂生说。
同时,大连有目前东北唯一的期货交易所,进行粮油期货交易。哈尔滨正在积极申请成立木材期货交易市场。高铁腾出的铁路运力,对两地期货贸易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最近,哈尔滨市刚刚获评“最具特色开放型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称号。大连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已久,其银行与全球4000多家银行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业务范围辐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年均外汇交易额均占辽宁全省60%左右。同时,大连市还与英国、美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果这些都为冰城所用,都将是哈尔滨开拓国际市场的丰厚资源。
毕竟,乘高铁最快3个多小时就能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一招鲜吃遍天
大连最早建设的金融中心区中山区高楼林立,“哈尔滨银行”的招牌格外显眼。
听说来自哈尔滨的记者选题是“哈大同城”,记者最初接触的3个在大连久居者不约而同地提到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他们是从事10余年金融报道的《大连日报》记者、哈尔滨驻大连办事处负责人和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副局长姜茂生。
在拥有61家国内外银行的滨海城市大连,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只能算是家小银行,可他们只用了不到5年,就把业务做得有声有色,着实不易。
在金融“高手”林立的东北金融中心闯出名,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算是一招制敌——小额信贷。目前,他们主营业务以小额信贷为主,是大连小额信贷业务做得最好的银行。
一招鲜,吃遍天。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涛在谈到哈大高铁给哈尔滨带来的影响时曾对记者说,“虽然各行业都有联系,但我们必须得有一项能做得精、做得强,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提到哈尔滨,都立刻说,某某产品就是哈尔滨的最好。”马涛认为,在生态农业方面,目前中国,黑龙江是无敌的。
高铁通了,江湖大了,世界近了。要闯出名来,真得要凝神聚力练功了。即使功力尚浅也不怕,只要有一招练得炉火纯青,就能闯世界。
况且,还有机会练成更多绝顶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