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被车刮倒昏睡 醉汉街上躺15小时双脚冻伤截肢
2012-12-11 08:47:12 来源:生活报  作者:高春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2月11日讯 今年冬季,我省异常寒冷。9日,记者在哈市第五医院烧伤科采访获悉,11月份至今,该科已接诊五十多位防寒意识淡薄的冻伤患者,其中最严重的45岁男患者李某双脚冻伤后被截肢。据医生介绍,儿童、户外工作者和酒醉的人最易发生冻伤。

  被车刮倒昏睡 醉酒男子冻了15小时

  “多亏他身强体壮,换一般人在外面冻了十多个小时,早就没命了。”9日,在哈市第五医院烧伤科二病房门外,李某的朋友王先生说,11月27日李某因严重冻伤被送入该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李某四肢严重冻伤,双脚及多根手指大面积坏死,幸运的是没有生命危险。“酒,喝多了真是害人啊!”李某告诉记者,事发当天,自己在铁力和几位好朋友喝酒到深夜。回家途经一座桥时,对面开来一辆车将他刮到了桥下,倒在地上后晕了过去。直到第二天,一个货车司机发现了他,将他送往医院。

  王先生告诉记者,警方正在寻找刮倒李某的车。正在接受治疗的李某和他的家人现在十分痛苦,他们只能接受这个比严寒天气更冷酷的事实——双脚截肢。

  出汗摘掉帽子 男孩冻成“煽风耳”

  在哈市第五医院烧伤科病房记者看到,不少小朋友也被冻伤了。家住道外区9岁的男孩小浩,和几个小伙伴在户外打雪仗,玩了一会儿满身是汗,就摘下了帽子。半个多小时以后,他突然觉得双耳发胀,摸上去好像冻成了冰块一样。小浩耳廓上起了几个大水泡,稍一碰就疼得哇哇大叫。经诊断,小浩双耳为Ⅱ度冻伤,需要用药治疗。

  据该科门诊医生介绍,孩子户外玩耍不戴帽子,最易冻伤耳朵,仅9日一天,该门诊就接诊了3名小冻伤患者。

  干活没戴手套 搬运工冻得满手大泡

  “今年的天气真的太冷了,去年干活我几乎没怎么戴过手套。”哈市39岁的刘先生在外面干活,结果冻得满手大泡痛苦不堪。在该院采访时,正在接受住院治疗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哈市一家汽配企业的工人。几天前,他在卸货时没有戴手套,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等他反应过来时,只觉得手背冻得没有知觉了,于是就进屋暖和,没过几分钟手背上就起满了大泡,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冻伤。

  医生提醒 冻伤后切忌雪搓火烤

  医生告诉记者,最易发生冻伤的人群有三类,小孩子户外活动不爱戴帽子手套,一旦迎风跑的时间长就会轻度冻伤;其次是搬运工、送货工等长时间户外工作者;最易严重冻伤的人群是醉酒的人,由于意识不清,找不到家等意外发生,导致其长时间处于户外,最终发生严重冻伤甚至死亡。患有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旦冻伤很容易旧疾复发危及生命。最关键的就是多穿保暖衣服,戴好帽子、围脖和手套。寒冷天气中不要处于向风的位置,一旦发现皮肤红肿浅度冻伤,只需到温暖环境就可恢复;如果出现起水泡有液体溢出属于Ⅱ度冻伤,应该用药治疗;而出现肢体发白冻硬则属于深度冻伤,会发生截肢的危险,须立即就医。

  专家提醒市民,冻伤须注意三个误区,不要用雪搓、不要用冰水缓解、更不要用火烤,这些只能加重冻伤程度。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喝酒御寒的说法,喝酒以后人更容易出汗,热量会随着汗直接散失,因此酒后更容易发生冻伤。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