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16日讯 目前我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有效发明专利仅为3167件,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屈指可数。为提高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日前,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我省将深入实施《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为方向,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幅提升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到2020年,全省知识产权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增强,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产业影响力和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形成较为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比较优势。
根据《意见》,我省将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奠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基础。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作为科技立项、项目验收和成果评价与奖励的重要依据,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产出率。推进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机制。建立和完善取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商标和软件著作权的绿色通道,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科学布局。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知识产权投融资平台,通过整合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等资源,拓展专利质押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建立知识产权转移转让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加强和改善知识产权管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知识产权比较优势。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省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对国外知识产权竞争。支持企业在国外实施知识产权布局,积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注册商标。鼓励企业到国外运营知识产权,加强国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
省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将统筹协调省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共同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