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4日讯 在12月12日开幕的黑龙江绿色食品2012(北京)展销周上,绥化市参展的186种绿色特色食品吸引了北京市民纷纷前来品尝购买,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和销售力。5天展销时间,绥化市参展企业直接销售绿色特色食品93吨,销售额320万元;与客商签订意向性销售协议45份,贸易金额32亿元人民币。
据市绿色食品产业经济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这是绥化市绿色食品产业经济显现市场效益、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展会效应。
近年来,绥化市现代农业特别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加大工作力度,加速扩张总量,加快规模推进,呈现出绿色粮食基地建设显著增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实现新突破、绿色食品市场开发稳步拓展的业态。目前,全市绿色食品面积发展到1600万亩,其中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面积108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位居全省市(地)之首;有机食品发展到12.9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实现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全覆盖。全市在巩固原有的玉米、水稻、大豆、蔬菜、乳业、葵花、畜禽8个较大的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带的基础上,狠抓了基地建设规模扩张和标准提升。建成了国家级大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面积达780万亩,占全省基地面积的23.4%。庆安、北林、海伦、望奎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居全省前10名。
培育扶强绿色食品加工龙头,带动种植基地增容。目前,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6户,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户,省级35户、市级93户。农业产业化加工型龙头企业形成了年加工玉米500万吨、水稻380万吨、蔬菜120万吨、鲜奶138万吨、生猪1380万头、肉牛35万头、禽类2.5亿只的能力,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生产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83.71亿元,占全市食品工业产值的39.7%。出口各类产品2.1万吨,创汇14510万美元,带动饲养绿色奶牛15.5万头、绿色肉牛1.3万头、绿色生猪3.5万头、绿色禽类204.4万只,带动基地农户达到14.8万户。
几年来,绥化市组织企业先后参加了国际化和区域性食品博览会,向外推介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产品,进一步向外界推介绥化市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使寒地黑土绿色、特色产品享誉国内外。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总数已经达到1351个,其中绿色食品185个,有机食品40个,无公害农产品1122个,地理标志4个,居全省前列。兰西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581个,位居全省首位。目前有大米、杂粮、大豆制品和山产品等29种产品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获得了美国市场准入。有18种产品获得日本农林水产省质量安全认证,并出口日本。在哈洽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销会上,绥化市绿色食品备受中外客商青睐,产品打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的消费市场。通过参加展会活动,有50多户绿色食品企业与销售商签订的订单销售总额达到1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