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8日讯 “地沟油”,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截至目前,哈市已收集、处置废油脂3500余吨。日前,记者对废油脂如何回收,进而变废为宝的整个流程进行了探访。
据了解,目前哈市共对5家餐厨废油脂处理企业进行备案,签订废油脂处置协议4600余家,安装油水分离器和油烟净化器2300多台。
记者在安装油水分离器的餐饮企业看到,含有杂质的油水混合物通过管道直接流入油水分离器内,根据油与水密度不同的原理,大约1分钟时间,油水分离器便将废油脂成功分离。而后,废油脂将被回收企业统一回收。
据餐饮企业负责人介绍,小小的“油水分离器”,使得原先无处可排,甚至被排入下水道的废油脂被统一收集、统一转移,最大程度的斩断了“地沟油”回流的利益链条。
据介绍,哈尔滨工业废物交换中心的回收车辆定时开往各个回收点,一次回收过程大概需要4至5个小时。“一个回收点需要2辆运输车,每次可以回收5、6桶。”中心肥皂厂厂长路绪春说,回收的频率要看协议单位的实际情况,平均每次可以回收几百公斤的废油脂。作为哈市有废油脂处理资质的单位之一、哈尔滨工业废物交换中心每年可以处理500吨的废油脂,回收回来的废油脂被加工成肥皂,销往周边各县市。路绪春介绍说,约有50余家餐饮企业与其签订了废油脂处理协议。据了解,废油脂在被收集完成后,大致要经历加温——皂化——研磨——挤塑——塑形五步。
另一家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哈尔滨市宏胜废油脂加工厂主要从市区的饭店和食品加工厂回收废油脂,然后加工成工业用油,销往山东、河北等地。据加工厂负责人张杰民介绍,目前工厂每年可以回收600吨的废油脂。回收后的餐饮废油脂将通过高温加热、蒸馏的方法加工成化工原料,如生产油酸、脂肪酸及生物柴油等,在这里,废油脂成了宝贝。
据介绍,为了严格控制废油脂的流向,有资质的加工厂每天都要严格的记录废油脂的回收来源、回收数量等信息,定期向环保部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