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共话时艰寻求破题 铺平明年发展之路——省重点企业座谈会侧记
2012-12-29 10:19: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魏林 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9日讯 (魏林 记者 杨林川)28日下午,省重点企业座谈会在哈电集团召开。哈电集团、龙煤集团、哈药集团等11家龙头企业负责人与副省长张建星以及省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一起共话时艰,研究解决当年困扰企业的难题。

 

省重点企业座谈会现场。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座谈会上,副省长张建星说:“这次在哈尔滨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是为了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了解部分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大家一同研究如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实现2013年全省工业的良好开局。哈尔滨是全省最大的中心城市,工业比重大,重点企业多,在哈尔滨召开这样的座谈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

副省长张建星在省重点企业座谈会上讲话。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2012年,国际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对我省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张建星话音刚落,哈电集团总经理邹磊就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发言。他说:“哈电集团2012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规模实现300亿以上。但看明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从行业看,我国电力建设步伐放缓,电源投资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新能源和再生农园发展获得新动力,逼迫我们对自身结构进行调整。所以明年我们要按照稳增长、降成本、重创新、调结构、抓改革、强管理”的思路开展工作。哈电集团提出的“降成本”、“重创新”得到了在座的很多企业家的赞同。

  哈飞集团总经理刘正均说,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哈飞每卖一辆汽车都在赔钱,从10月份开始进行结构调整,竭尽所能进行降本挖潜,如今已经扭转局面。

  龙煤集团董事长张升更是深有感触。他说,龙煤集团历史包袱沉重。在煤炭不愁卖的时候,大家没觉得日子难过。今年上半年开始,煤炭交易由热变冷,让集团上下感受到了度日难。尤其是和国内其他的大型煤炭企业相比,龙煤生产成本高,竞争力薄弱。按照市场形势2013年煤炭价格应该仍与2012年末价格持平。也就是说龙煤集团在2013年依然压力重重,但按照龙煤的发展思路,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再造一个龙煤集团。我们计划通过对旧矿井进行深度改造、参与地方煤矿重组、加入煤炭贸易等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的方式来实现。

副省长张建星在哈尔滨锅炉厂调研。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2012年哈药集团日子也不好过,新版GMP改造集中实施,给企业在资金方面带来不小压力。今年1-10月哈药集团工业总产值就同比下降了2.4%。明年国家正在研究酝酿“药品出厂价格核查”及“非处方药品禁止投放广告”的政策,还将会给制药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哈药副总经理吴志军说,我们明年要开始体制改革、构建研发体系,推进营销变革、实行精细化管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外延式并购重组等方式来保住全国行业第一方阵、争取10-15年冲击世界500强的目标。


 

  企业家们对明年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面对困境不消极、不懈怠的精神鼓舞着在座的每个人。张建星说,以前座谈企业喜欢向政府伸手要钱。这次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计划,让我们看到了企业正在努力化解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的判断是,我们仍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战略期,明年依然可以在坚持质量、注重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住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全省工业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我们明年实现良好开局。

  据悉,从今年三季度开始,我省工业先于国家逆势上扬、企稳回升,最近已经连续三个月当月增速超过了13%,累计增速也达到了10.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的相继投产会对明年工业增长发挥明显拉动作用。明年是全省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的决战年,三年全省在工业项目建设上的投入将超过1万亿元,大庆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建龙无缝钢管、东北轻合金超大规格铝板带材等一批大项目将陆续投产,对全省工业产生新的拉动。

  此外,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延边开放优势更加明显。资源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现在除了石油、煤炭、农产品等这些传统优势资源,石墨、钼等这些新资源的优势也在逐步显现,有些已经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国家扩大内需、支持结构调整、继续加大对东北等老工业地区的支持、推进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将给我省相关产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张建星说,这些条件有力说明,实现2013年全省工业良好开局是完全能够做到的,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也是实实在在的,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当然,我省工业目前依然存在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乏活力等问题。

  张建星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工作,迅速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努力调整结构,尽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企业还要善于利用好现有政策,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进步工作,认真研究,一一对号,努力使政策效应最大化。善于利用市场资源,要学会引进战略投资者、发集合债、担保融资、争取上市等方式,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所需资金,运用各种市场化手段,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