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三九”头一天零下32℃ 投递员送报忙冰雪难阻(图)
2013-01-09 05:52: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石岩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9日讯 每天清晨打开报箱,您会发现里面总是躺着一份内容丰富的报纸。当通过报纸了解世界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报纸是怎么送到您的手上的呢?8日是“三九”的第一天,气温零下32℃。凌晨3点起,记者跟随哈市邮政局道里投递支局投递员段福全,在寒冬里度过了忙碌的一天,体验投递员们的辛苦。

  夫妻投递员没时间顾孩子

  3时40分,冰城仍笼罩在夜色之中,只有路边亮着的几盏街灯,给寒冷的街头带来些许温暖。此时,哈市道外区德胜街1号楼3单元7楼的一扇窗内已经亮起了灯光,这就是哈市邮政局道里投递支局投递员段福全和妻子王传艳的家。

  简单地洗了几把脸,段福全和妻子穿上厚厚的棉裤,又在棉裤外面套上了一层皮护膝,最后又加了一层工作服。“我丈夫的棉裤用了一斤多棉花,一把都掐不透。”王传艳对记者说,干他们这行的常年在外面跑,冬季保暖最重要。夫妻二人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后推着自行车出了门。一出门刚跨上自行车,段福全和王传艳还是被冻得打了个冷颤。昏黄的路灯下偶尔有几辆大货车和出租车驶过。夫妻二人并排向单位骑去。一路上,段福全不时提醒妻子路滑注意。

  在路上,段福全告诉记者,他是1999年进入投递局的,这是他送报的第十四个年头,妻子王传艳是在他一再劝说下于2012年加入投递局的。“由于我们每天凌晨就要起床,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在妻子加入投递局后,9岁大的儿子就送到了我妈家。”

投递员在分拣报纸。

  插报也是技术活

  4时30分,段福全夫妇到达了通江街上的道里投递支局。4时40分,一辆装载着报纸的邮车停在门前。段福全和几十名男投递员排成一排,将邮车内一袋袋超过百斤重的报纸搬进工作间里,几十名投递员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

  投递员每天的工作从分拣开始。先将报纸从邮车卸下来后,按照每个邮递员的段道分配报纸任务,仔细核对份数。由于报纸印刷时,版面是分开印刷的,所以投递员必须根据版序进行拆报、套报、叠报、装包等处理工作。


 

  来到工作台前,段福全先将一摞摞报纸从邮袋里取出,动作熟练地将一摞一米多高不同版面的报纸按照版面一打打分开铺到工作台上,将一版放在最左面左手下,然后按照版面顺序将一张张报纸依次插入到一版报纸内。不到半分钟,一份64版的报纸即套报完毕。随后段福全左手大拇指往上一挑,将套好的报纸挑起,食指和中指将第二份一版报纸打开,又一次将其它版次报纸放进去。不一会,段福全的手指就乌黑了。记者也想尝试一下,结果经常把两张报纸混在一起。一个小时后,段福全完成了200份报纸的整理工作,从桌底下拿出两个大邮袋,把报纸装进去后,扛到电瓶车上。5时55分,段福全开始了第一批早报的投递工作。

投递员在凌晨送报。

  为方便老人 送报上门

  6时许,段福全来到了东风街33号一单元门前,按响了一户居民家的门铃,这是他每天投递的第一户。“方阿姨,我是小段啊。您给我开下门,我把您订的报纸给您送上去。”“小段来啦,快上来喝口热水。”方阿姨痛快地打开了门。上楼的路上,段福全告诉记者,这位老人身体活动不太方便,所以得把报纸送上去。走到403室门前,78岁的主人方乐婷老太笑呵呵地早已等候在门前,热情地招呼段福全和记者进屋。“谢谢啊小段,每天都得麻烦你往上跑一趟,快进屋暖和暖和。”“不了,方阿姨。我刚从单位出来,还有100多份报纸没有送呢。”

  段福全负责投递的是红砖街、中央大街等商业区域。由于时间尚早,店主还没有上班,一排排临街商铺都还锁着门。“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通过门缝投进去。”他小心翼翼地将报纸塞进玻璃门门缝,并对记者说。

  早晨的天气非常寒冷,记者戴着厚厚的棉手套都觉得手指快要冻僵了,而段福全只有在骑车时才将手放在电动车把套里。在送报时为了取送报纸方便,他只戴了一副薄手套。“我已经习惯了,手上皴裂、冻伤是难免的。”段福全说道。

  “402、501……”段福全来到红砖街一栋楼的组合报箱前,熟练地将整整齐齐叠好的报纸投到报箱中。段福全投递报纸时非常熟练,甚至不用看记录本,就知道哪户订了报纸。段福全告诉记者,每次接到新订户,他总是先将所订报纸的种类、门牌号背一遍,熟记于心。“这样投递起来节省很多时间。”段福全对记者说。

  6时52分,段福全结束了第一班200份报纸的投递工作,在街边的一家包子铺匆匆用过早餐就迅速返回单位。7时30分,新一轮分拣投递工作又开始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