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1日讯 (记者 赵海) 11日,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副省长孙尧出席会议。
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暨“双先”表彰会议现场。迟志磊 摄
2013年,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各级工商局全力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对省、市、县三级重点产业项目100%建立工商联络员,深入落实小微企业免收费“三个放宽”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引导支持银行及担保机构开展浮动抵押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全力为各级政府招商引资做贡献,采取点对点招商等多种办法,把招来的企业集中落到所在市、县园区,积极引导外省企业,特别是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龙江。全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实体经济上网工程,引导全省20万户左右的市场主体上网用网,推进我省第三方电子商务可信交易诚信服务平台建设,推广网络经营者电子标识应用。研究制定网络经营者交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及标准规范,建设诚实可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全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以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企业)为引领,推进商标战略向县(区)、乡镇延伸,向工业园区延伸。
2013年,全省地理标志要增加6件以上,省著名商标要增加10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要增加10件以上。全力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落实《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把好食品经营者进货关、仓储关、销售关、退市关。在县以上城区全部启动黑龙江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向乡镇村屯延伸,到年底实现全省80%以上的食品批发户建立电子信息化台账,50%以上的食品零售场所配置食品安全信息查询设备,实现对食品添加剂、乳制品等重点品种可追溯。全力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水平,深入开展“红盾护农”执法行动,认真组织商品质量监测,加强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实现预期目标100%全覆盖。加强服务领域消费维权,配合相关部门完善服务领域监管和行业管理制度。全力查办大要案件,以公共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销售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商品、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严重违法广告、传销和非法直销等严重违法行为和新领域案件为突破口,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办。
2012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发展壮大,全省内资企业发展到8.9万户,注册资本总额5801亿元,并逐步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个体工商户119.4万户,从业人员287万人,资金数额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5%和14%。私营企业19.8万户,投资者人数47万人,雇工人数170万人,注册资本5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7%、11%和70%。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成员总数28万人,出资总额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25%和57%。全省网络市场发展平稳起步,网络市场交易平台发展到18个,登记建库网络商品交易企业10860户、个体工商户143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0户,网络市场主体总数同比增长344%。
去年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3.1万件。其中查处食品案件1048件,抽检食品29类5574个批次,对不合格的183个批次食品进行了查处。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5件,案值69万元。查处各类农资案件6134件,为农民挽回损失3869万元。立案查处钢材案件24件。监测广告112万条,查处各类违法广告案件1205件。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36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制止和纠正“霸王条款”1512条。责令整改网站58个,关闭违法网站4个,查处涉网违法案件79件。在全省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1849个批次,向社会公众通报了监测情况分析。全省12315全年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5.8万件,解答消费咨询1.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