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小旅馆安全卫生存隐患 无证无照经营 被褥能不洗就不洗
2013-01-12 15:37:1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秋颖 梁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2日讯 车站、客运站、学校、医院、居民社区附近开设的小旅馆因既方便价格又便宜,吸引了很多人入住。记者日前在哈市走访调查时却发现,这些小旅馆无证无照现象比较突出,且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调查现象一:无证无照经营多

  9日,记者在哈市火车站附近看到有不少人举着写有“住宿、临时休息”的小牌子,在各个地下通道出口,询问来往的行人。记者被一搭讪男子带到海关街162号3楼2门家庭旅馆。这是一个老式住宅楼,楼梯破旧,楼道昏暗,旅店是由住家改装的,室内没有见到特业经营许可、卫生许可、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20多平方米的地方被间隔成了5个小间,每个房间只有一张双人床,一台电视,甚至连过道都没有。房门和窗户也不是防盗式的,非常的简陋。这家的男店主介绍,住宿费30元一天,如果长期住可优惠。当记者问及为何不办相关证照,该男子坦言,办理旅店的相关手续非常严格,无论从规模、卫生条件和安全措施上,他们都不符合要求,只能偷偷的“拉客”赚点小钱。

  现象二:屋内气味刺鼻被褥能不洗就不洗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多数小旅馆为节约成本,被褥能不洗就不洗或者几天一洗,消毒自然就更谈不上了。

  在位于哈市南岗区银行街68号的育英旅社,旅店老板给记者打开一间没有窗户的双人间,刚进门就闻到一股潮湿味,墙面也“脱皮”了,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了两张双人床,两床之间只能侧身站一人,蓝色的格子床单已变得“乌突突”。掀开床单,褥子也是污秽不堪,摸一把还湿呼呼的。该老板还对记者说,这里离医院近,要想订房得提前打招呼,每天房间都能住满,不早来就订不上了。

  在哈站附近海关街172号上的龙华旅店内,房间与房间之间用木板隔开,里面气味刺鼻,被褥清洗也不干净。位于芦家街21-3的万隆旅馆,虽然房间稍微大一些,但屋内的环境很差,没有窗户,空气中散发着一股霉味,不仅地面有鼓起,墙面上的白灰、水泥都已经脱落,被褥也是潮乎乎的。

  现象三:不查身份证给钱就能住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小旅店只与客人谈价钱,不看身份证等证件,只要交钱就能住。

  一女士入住海关街172号的龙华旅店,20元可以从上午10点住到下午5点。交完钱后,店主只在纸上写了房间号交给该女士,根本没查看任何证件。

  哈市南岗区芦家街附近的旅店多开在地下室,当记者表示自己没带身份证时,老板说:“没带身份证也没问题,说下身份证号就行。”

  走访中记者发现,哈市一些小旅馆的店主多数不会查看住客的身份证,只关心租住时间长短、价钱等问题。同时,这些小旅馆几乎都没有专门的紧急出口和消防设施,房门也极易从外面撞破,存在安全隐患。

  部门说法坚决遏制无证无照经营行为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我省市场经济秩序,2010年,我省由省、市区各地公安、商务、卫生、文化、交通运输、质监、教育、工商等20多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先后建立了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督促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

  春节将近,哈市工商、公安等部门将联合开展无证无照小旅馆进行全面整治行动。对调查摸底检查中发现无证照经营的旅馆,由工商部门出具《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立即停业并限期补办登记手续;对检查中发现经营环境和卫生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旅馆,由公安机关和卫生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限期内未取得相关证照或限期内未按规定进行整改达不到开办条件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旅馆,工商、公安部门将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坚决查处取缔。

  政协委员彻底根治小旅馆“坏毛病”

  哈市政协委员栾健表示,哈市一些小旅店无合法证照、不挂牌匾、住宿人员混乱、卫生条件差等现象很是突出。尤其是流动人员多,这给附近常住人口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居民意见很大。

  栾健认为,小旅馆的管理部门有多家,要想彻底地根治小旅馆的“坏毛病”,各个部门不能仅管理自己的一块,而需要与其他部门联合行动。不仅要规范并加强家庭旅店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避免小旅店成为黑店,成为社会治安的死角。地方政府也应积极组织社区离退休人员监督、排查各街道和小区内的旅店、出租屋及其他经营场所,如发现违法行为和可疑人员可发动社区群众向各级公安部门举报。除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小旅店的混乱状况进行整治外,更重要的是经营者自身素质和自觉性的提高。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