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21日讯 20日,哈三中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李泽针对考生目前最关心的问题:知识记不住、选择题做不准、答大题没思路等对考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李泽
知识记不住?背资料时做“减法”
考生背诵的资料量过大容易导致厌背,这时可采取缩字精准背诵法。如“文化生活”中关于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考生背诵时可以改为“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这样一改,48个字减少为23个字,书写的时间和版面省了一半,多的时间和版面可以写别的采分点,增加得分的概率。精简背诵还要“准”,有的考生做减法时易改变句意,表达不准确。“政治生活”中关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有的考生就改为“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这样就不准确了。应该缩减为“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选择题做不准?找到原因集中训练
为什么知识记住了选择题还选不对?一个原因是只记住了表述,没理解其中的意义。另一个原因是没区分相似知识点的差别。三是没有结合选项的设置去考虑问题。四是没注意到材料中蕴涵的信息点。比如说有道题材料中提到了哈尔滨市政府法制部门审核了政府文件的合法性,其中有一个选项是要加强政府的内部监督。很多考生没有选择这个选项,就是因为在阅读材料是没有注意到法制部门这个常规并不受学生重视的主体。最后,要注意一些名言的理解。考生对照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一个月之内集中做一些质量高的选择题,做选择题的失误就会降低。
大题没思路?牢记高频考点常规角度
一般情况下,高考政治学科大题中涉及“经济生活”的问题难度最大。“经济生活”一般情况下答案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材料中体现的有用信息,要直接引用或概括引用;二是记牢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三是要熟记常用的热点语言,概率最高的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大家可以把近三年的高考题找出来,专门看设问,必要时请老师帮助总结规律。答政治大题没有“万能公式”,但有一些小技巧。比如高频考点语言点,如“文化生活”中在回答文化的意义的时都会提到以下几种力: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综合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如在回答文化生活的措施类命题时都有实践、群众观点等常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