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月21日讯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这是热线受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每天到单位必看到的一句话,几年来,他们也是始终坚持这一工作理念。如今,鹤城市民足不出户,打个电话就能问清事情,解决问题,“12345,有事找政府”已经成为鹤城百姓的共识。1月18日,记者走近了百姓电话另一端默默无闻工作的“神秘群体”。
在受理中心的玻璃幕墙上,记者看到“情牵一线”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所有工作人员抬眼便能看到。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末,根据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韩冬炎的重要指示,在原有市长信访电话“12345”基础上,对全市现有的服务、咨询、投诉等便民热线进行资源整合,组建了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为齐齐哈尔市民开通了一条“民声专线”。自受理中心成立以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多次来中心视察指导工作。
该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接受和办理群众反映、投诉的问题,满腔热情地帮助市民排忧解难,真情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难事、办好事,在政府与百姓之间开辟了“绿色通道”、架设了“连心桥”。他们注重工作质量,每个工作人员积极做好案件(电话)交办、办结审核、回访等项工作,力争使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能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跟踪督办,全力推进“事要解决”,着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急切的实际问题。
2012年2月2日,铁锋区某小区27号楼秦先生来电反映,该小区室内温度不达标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帮助解决,使该小区的居民尽快住上暖屋子,受理中心立即交办市供热燃气管理处进行调查处理。经查,负责该小区供热的是市某供热公司,由于供热设备突然出现损坏,导致该小区室内温度不达标,经过供热公司工作人员全力抢修,市民秦先生家中温度很快恢复了正常,秦先生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2012年7月5日,铁锋区某小区13号楼闫先生来电反映,楼下原是一所小学,关闭后现变成大型车辆停车场,每日都有车辆在此鸣笛,影响住户休息,受理中心立即责成市公安局调查处理。经过辖区派出所民警与停车场法人沟通协调后,提出三项整改意见:一是在大门上悬挂“禁止鸣笛,变换灯光”的警示牌来提醒司机;二是在距大门三米处建设一个由更夫值守的板房,负责车辆的引导;三是由更夫负责与货车司机沟通,避免鸣笛扰民。经过整改后,停车场车辆鸣笛扰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0人,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其中本科6人,研究生1人。他们内部管理严格,设立班组和受话员月考核成绩公示板,对每月考核成绩进行公示,提高了受话员工作的积极性。每月进行业务点评,通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切实增强受话员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提升了服务水平。
受理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在受理群众来电过程中,他们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委屈。比如:有少数群众对受理中心的职责不清楚,电话接通就要求和市长直接通话,在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后,才能正常进行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少数群众在通话中态度粗野、语言蛮横,甚至对工作人员进行语言攻击、嘲讽、谩骂;工作中还出现大量的无效电话,包括醉酒者来电、精神障碍者来电、儿童来电等。对此类来电,工作人员一直用规范的工作语言接待,做到不卑不亢,耐心解释,始终体现着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工作人员良好的素质和修养。
据了解,受理中心自成立以来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共受理群众来电154297件次。其中,2012年,受理中心共受理群众来电78177件次。其中有效电话38056件次,办结37614件次,其中发函交办911件,电话交办4110件,提供服务13536件,直接答复19601件。群众来电综合办结率98.8%,综合反馈率91%。为政府低温楼改造、物业管理、供水、供热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为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打造阳光政府作出了积极贡献,努力使政府和百姓情牵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