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22日讯 日前,记者从哈市部分开设戒烟门诊的医院了解到,戒烟门诊开设之初鲜有人问津,1年共接待烟瘾患者40余人。近3年,前去戒烟门诊就诊、咨询的烟民数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12年末,该数量增长了5倍,达到年接待戒烟患者200人左右。据多位戒烟门诊的主任医师介绍,戒烟者增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健康意识逐年提高,二是随着需要增加,哈市戒烟门诊越来越多,人们口口相传,其认知度逐渐增加。此外,在前来戒烟门诊就诊或咨询的烟民中,仅有不到2成的人是出于自愿,剩下的多是在家人的陪同、监督下才来戒烟的。其中,自愿戒烟者多为事业有成感觉身体状况不佳的人或准备生育宝宝的人。
在哈医大二院戒烟门诊室里,呼吸二科主任医师陈宏向记者介绍,就目前的情况看,吸烟人群正向着低龄化、女性化的趋势发展,“年轻人吸烟主要是出于好奇,为了标新立异,模仿影视剧中人物耍帅,极力证明自己已经是大人等心理作祟。城市吸烟女性多为追求时尚或遭受感情挫折,农村吸烟女性多为农活所累,或追求男女平等。”
此外,省中医研究院(祖研)肺病科主任、戒烟门诊主任医师江柏华告诉记者:“我们院的戒烟门诊开设9个月来,约有360名患者前来就诊、咨询,其中,只有约2成的烟瘾者是自愿来的,8成烟民都是在家人或亲朋的陪伴下来的。无论是少数主动戒烟的烟民还是烟民的家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渴求,希望能够将烟瘾戒除。但是,吸烟者除了能够在尼古丁中获得短暂的放松、释放的感觉外,更为重要的是心瘾。戒烟的方法有三,心理咨询、药物支持以及环境行为规范,但这都需要戒烟者有一颗坚持戒烟的心。”
饭店、商场、办公楼,甚至是狭小、闭塞的电梯间,在这些我们每天身处其中的公共场合,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几个正在吸烟的“瘾君子”。垃圾箱、烟灰缸里堆成小山的烟头,更是诉说着人们对烟的“爱不释手”。从致癌、引发支气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到导致不孕、胎儿畸形,吸烟的危害大家耳熟能详,“几个小时可能你就学会了抽烟,但是要真正戒掉它则需要几年的时间。一般对吸烟者是否成功戒烟,在时间上的考量一般分为1年、5年两个时间段,戒烟时长1年的人,我们认为他是趋近于成功戒烟,5年以上不沾烟草的人才能被认定为真正戒除了烟瘾。
案例1
21岁男子烟龄10年 一天两包不抽就烦
今年21岁的程宽,来自哈市周边一村屯,1.75米的个头,体重只有110斤,面色枯黄、黑眼窝深陷,看上去像一个久病的老人。2012年夏,程宽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了戒烟门诊,在程宽21年的人生旅程中,烟草已经“陪伴”他度过了长达10年之久。“我家本身就有抽烟的这个大环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很多亲戚邻居都抽。因为爷爷和爸爸本身都是特别热情、好客的人,我记得小时候,亲戚、邻居没事儿就上我家串门儿,大人们在一起唠嗑、抽烟、嗑瓜子。在我的记忆中,每天晚上我家都是烟雾缭绕的,少有空气清新、安静人少的时候。而且在我家人的观念里,没有人说过,甚至没有人想过吸烟会有什么危害,香烟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抽烟是一种享受,跟性别无关、跟年龄无关。”
在这样的环境、观念中成长起来的程宽,在他11岁那年的冬天,吸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根烟,“根本记不起来第一次抽烟是什么情景、什么感觉了,反正当时没多想,也没有人制止我,记得我在15岁之前抽烟并不是对烟草的依赖,像是在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能跟大人做一样的事儿。那时候,爷爷卷的烟、爸爸的过滤嘴烟,有啥我抽啥。后来,我慢慢发现我离不开它了。”从每天10根到每天一包再到每天两包,随着时间的流逝,程宽的成长不只体现在了年龄的增加,还有对烟需求量的增加。“身体特别虚,干不了重活,不爱吃饭,吃了也不胖,爸妈后来意识到我这么小,身体就这么不好可能跟抽烟有关系,就不让我抽了,但是,想抽烟抽不到的时候,我开始觉得乏力、烦躁,甚至有的时候变得特别狂躁。”当程宽的父母意识到儿子由于过小的年龄接触烟草、自身长年吸烟又常年吸二手烟,身体变得脆弱不堪时,爸爸带程宽来到了戒烟病房。目前,程宽对烟草身体上的依赖表现得已经不明显了。接下来,他需要持续战胜的,将是他对烟草的心理依赖。
案例2
33岁女白领陷情网 借烟消愁两年成瘾
事业上,她年纪不大便在公司做到了中层,收入颇高。她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天使般可爱的5岁女儿,今年33的陈芳相貌出众、身材姣好,在朋友的眼中她就是榜样式的人物,让人羡慕。可是,近两年,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实生活,“混乱、煎熬,我每天都像做了亏心事儿一样,生怕被别人看出来。”陈芳打电话给戒烟门,“大夫,我想跟你在电话里说说我抽烟的事儿,我不露面是因为在我从小所受的教育里,抽烟是男人们干的事情,女人抽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儿,我的父母都是高干,他们是不会接受自己的女儿抽烟的。我想戒烟,很多次我都下了决心,可是,每当我心烦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想抽烟,越抽不到心里越想。”
原来,出身书香、工作稳定、家庭美满的陈芳,人生路一直走得很顺利,直到两年半前,陈芳所在公司的总部从北京调来了新上司,她原本的生活轨迹自此发生了改变。“他大我6岁,叫方明。他刚到任的时候,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不错,慢慢的,我发现自己跟他在一起时,总是感觉特别的放松、舒服。他行事成熟、稳重,工作勤恳、果断,生活中幽默、风趣。大概在半年后,我意识到自己爱上他了。相比之下,那段时间我每次回家看到永远对我堆着笑脸的丈夫,怎么看都心烦。但是,由于从小父母的影响、家庭观念很重的我,打算将这段感情一直埋在心底。可是,几乎就是在这个时候,方明向我表白了,然后开始疯狂地追求我。我乱了阵脚,稀里糊涂地就跟他在一起了。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和方明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情人关系,但是我还是爱着他。”就这样,陈芳在此时学会了抽烟,并在此后长达2年的时间内借烟消愁,“我俩分手后不久他就调走了。可是,我却再也回不去以前的生活了。我独自去酒吧,学着里面女人的样子抽烟,开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我只想暂时放松、释放一下自己的情绪,可是,半年后我就发现自己上瘾了。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白天在公司上班时躲在没人经过的楼道里抽,下班回家等到丈夫和女儿熟睡了躲在阳台上或卫生间里抽。因为怕被人发现,我一天要洗两遍澡,甚至有的时候女儿过来亲我,我都要回避,怕她闻到烟味。我想戒烟,可是心烦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想到它。”在医生对陈芳进行心理辅导以及随后的药物治疗下,陈芳已正式踏上了戒烟之路。
案例3
46岁单位领导烟不离手 每天抽10小时
今年46岁的刘广国是大庆一机关单位的领导。在家人、亲朋、下属的眼中,刘广国性格虽然内向,但是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事业上,他做出的成绩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只是,23岁就开始吸烟的刘广国烟龄长达20年,“最开始的时候,一天一包,后来两天一包,再发展基本就是每天三包。当时的感觉是,每天睡醒了,睁开眼睛就想抽烟,第一件事儿就是伸手够烟,抽一根再起床。我一般抽一根烟的时间是10分钟,三包一共是60根烟,这样我每天用在抽烟上的时间大概是10小时,几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我都是烟不离手。”
“我的性格有一面挺内向的,一般生气、上火或者有心事都不会跟别人说,总觉得自己能够消化。我的另一面性格就是特别要强,啥事要是做不好就特别容易跟自己较劲儿,因此,在工作上我总是感觉压力很大,而抽烟是我认为最好的减压方法。”刘广国对烟草的迷恋,终止于3年前单位安排一年一度的体检后。他的肺部被检查出有一块阴影,“虽然后来切片确诊为良性的,但是像从鬼门关被拉回来了一样,我突然醒悟,再这样抽下去,我的身体早晚会垮掉,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我半生所奋斗的东西就都没有意义也享受不到了。我下定决心戒烟,我的妻子也鼓励我,只要是你想做的事儿,没有干不成的。现在,我已经坚持了3年多不抽了,感觉身体素质真的好起来了。另外,我还发现,以前很多时候别人找帮忙办事儿,知道我喜欢抽烟,就变着法儿地找各种市面上买不到的烟送给我,本身爱烟又不想收礼的我总是很煎熬。成功戒烟后,这样的感觉再也没有了,久而久之,没有人再送烟给我了,我也可以免受那种折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