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28日讯 路在树中,车行绿中,不仅让开车人心旷神怡,还会带来生态效益。27日,在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张本波说,我省公路建设总通车里程居全国前列,但公路绿化,尤其是生态防护林建设速度慢、质量差,建议高质地加快龙江公路两侧生态防护林建设。
现状4300公里高速公路缺“绿”
截至目前,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300公里,已基本建成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公路网络体系,但绿化建设却不尽如人意。省人大代表张本波说,我省森林覆盖率已达45.2%,这么高的“率”却见不到真实的“绿”。车行驶在公路上没有绿树宜人的感觉,相反,路边树影稀疏、两侧乌黑成片。
分析
杨树太多 林带建设不全
调研了哈牡高速香坊辖区路段生态林带建设缓慢的问题后,省人大代表张本波发现,制约我省公路两侧建成生态林带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新建公路两侧植林用地征用时会出现补偿争议、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这使得造林主体在辖区政府、公路建设方及土地所有者间来回跑手续,林木栽植完毕的后期管护、补植、收益等一系列权责关系仍没有厘清。另外,我省公路防护林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有些地方的林带宽度不足一米,远达不到规定的宽度。此外,我省公路林带的树种单一、林带建设系统不全。我省公路防护林带以杨树居多,而杨树是速生树种,具有树根浅、易折断的弱点,有些林带由于管理养护不到位,虫害、风灾致林木死亡、林带断裂、残缺。
建议
高速公路两侧林带 统一宽度为100米
省人大代表张本波建议,生态建设、植树造林是公益行为,其用地应由政府购买,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集体组织买断经营权,其收益由购买者获得,已造成林则用林权证的形式予以确认。
我省还应就公路等级,细化公路沿线植被的品种、栽植密度、生长高度等,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两侧的林带宽度应统一为100米。对已建成但达不到标准的,要补植加宽,补齐缺行断带,尚未造林的,要按新标准整体规划。
同时,张本波表示,公路两侧生态林的树种选择,可根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栽植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乡土树种和经我省长期驯育的优良树种,如落叶松、柳树、樟子松、榆树等,林带还要种植速生丰产的常绿花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