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30日讯 就在雾霾天不定时出现的当口,春节要来了,鞭炮解禁的日子近在眼前,很多市民开始担心,燃放烟花爆竹会使PM2.5浓度进一步加重,再度创下极值。据全国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去年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使北京、上海等各大中城市监测出的PM2.5数值纷纷爆表,而我市当晚的PM2.5浓度则翻了35倍之多。
鞭炮污染猛于尾气?
去年除夕夜PM2.5翻涨35倍
记者从哈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了解到,每年春节期间,哈市的空气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或中度污染、或重污染,主要原因则是烟花爆竹的燃放,使得污染物被集中排放到空气中。去年,我市在除夕当天采用9个监测点对空气质量进行PM10的监测,其中,在道里区建国街和香坊区和平路两个点位进行了PM2.5监测试点。除夕下午3时,监测的PM10均值为54,当晚22时,PM10均值上升为1100,浓度是白天的20倍;而当天下午3时,两个监测点的PM2.5均值为17,当晚24时PM2.5均值上升为603,浓度是白天的35倍。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白羽军对此解释道,烟花爆竹在点燃后,里面含有的木炭粉、硫磺粉以及金属粉末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在这些污染物中,PM2.5会占很大比重,成为春节期间影响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这些污染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加重呼吸道及肺部的疾病。
伤了着了脏了城市很“受伤”
烟花爆竹在给市民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伤情、火情等事故隐患。记者从哈市多家大医院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从小年至元宵夜,哈市共有420余人被烟花爆竹所伤。眼球摘除、面部骨折、全身多处外伤等重症入院患者多达50余人,较往年增多。在市五院,仅除夕夜因手掌被“二踢脚”炸伤来治疗的市民就有10位,从除夕到初六,该院共收治23名被“二踢脚”炸伤的市民。同时,截至大年初八17时,哈市119指挥中心接警不断,仅初七的“开门炮”就引起火灾18起。
记者从市城管局环卫处环境科获悉,去年春节期间,为清理鞭炮屑,我市环卫工人共出动4万余人次,仅初七“开门炮”那天就出动千余名环卫工人,清扫作业量比平时多了5倍,平均每天拉出近50吨的鞭炮碎屑,除夕、初五、初七、初八、十五这几天里,每天能拉出近70吨的鞭炮屑。春节期间,累计清扫鞭炮屑800多吨。此外,哈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统计,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宠物容易受到惊吓,情绪变得异常激动,被狗、猫咬伤而就医的人数众多。
改改老习俗过年更文明
“最近雾霾天这么严重,大伙更不愿意使劲放鞭炮了。”近日,鞭炮销售商马大哥的同行们都减少了进货量,他们预计今年的鞭炮市场不会太“响”。据调查,去年我市烟花爆竹批发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两成。
市社会主义科学院科研处万处长表示,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习俗,可以烘托节日祥和欢乐的气氛,但是放鞭炮引起火灾、误伤人身和对空气的影响,对于越来越讲究健康的广大市民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环保网友“天然”认为,燃放鞭炮和烟花,虽然是春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但习俗也应朝着文明的方向转变。道里区委文明办主任孙悦春说,单纯的“禁放”,势必造成节日文化符号的单调,进而危及传统文化的延续,但倡导市民文明燃放和保护环境,应是大势所趋。
要热闹还是要环境?
要习俗还是要文明?
这个春节究竟该咋放炮?
新晚报诚邀文明放鞭金点子
今起,如果您有文明燃放烟花爆竹的金点子、好建议,请告诉我们。
参与方式
本报热线:84890917
新浪微博@新晚报腾讯微博@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