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30日讯 存折上的存款全没了,工资卡里分文不剩,丈夫痴痴傻傻地念叨着“李某不是个好东西!”。54岁的张淑琴(化名)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张淑琴向道里警方报了案。日前,将客户176.5万元投资款据为己有的业务员李某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忽悠老人方法多
钱没了,人“傻”了
去年12月14日,打理完南方生意的张淑琴回到哈市。推开家门看到患脑梗的丈夫王洪军(化名)病情加重了,思维不清,嘴里偶尔蹦出一句:“李某不是好东西……把我的钱都花了。”张淑琴被老伴弄糊涂了。
她翻出存折,发现二百余万元存款没了,工资卡也空了。卧室和客厅的墙壁上到处都写着同一个人的姓名和一组手机号码。“李某是谁?老伴为啥要把他的电话写在墙上?”
保姆告诉张淑琴,2011年初,王洪军认识了保险公司业务员李某,他经常帮王洪军购买理财产品。张淑琴拨通李某电话,提出约见。面对张淑琴的追问,李某称他是王洪军的投资顾问,指导他买理财产品目的是想要高回报。李某从兜里掏出22万元钱和一只金镯子,说:“这是王洪军前些天委托我购买的两笔理财业务,我都退还给你!”张淑琴感觉不对,遂向道里公安分局刑侦一大队一中队报了案。
业务员提走12笔理财款
警方调查弄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原来,37岁的李某是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在某银行大厅设立了咨询点向储户推销理财产品。李某在工作中发现,花甲之年的王洪军经常来办理业务,且资金数额很大,就帮他拎重物、替他填写单据,有意巴结这位“大款”。李某告诉王洪军,在他这里买理财产品要比把钱存在银行获得更多红利。从2011年3月开始,在李某的劝说下,王洪军先后12次购买了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每笔投资少则七八万,多则二十几万。前脚王洪军签订协议将钱投了定期,后脚李某就将协议作废退出投资,将王洪军的钱划进自己的账户。每当老人想将投资期满的存款取出时,李某就请老吃饭,大谈理财经,让他“放长线钓大鱼”。在此期间,多次脑梗发病的王洪军记忆力逐渐下降,意识时而不清。清醒时,王洪军为了提醒自己“记得”这笔投资,便将李某的姓名和电话反复地记在卧室和客厅的墙壁上。
花客户百万元置房购车
经相关部门对王洪军的精神状态进行鉴定,他属于“限制行为能力者”。去年12月28日,侦查员经过布控将李某与妻子魏某抓获。在证据面前,李某不得不交代了实情。为了方便下手,他给老人设定了理财账户密码。在条款繁多的理财合同前,李某从不清楚解释细则,让意识本不清楚的王洪军糊里糊涂地签了字,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签署的是退出投资的毁约书。
近日,李某因涉嫌盗窃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李妻魏某涉嫌隐蔽犯罪所得被公安机关追究。
骗的钱咋花
还清了自己30余万元的房贷。
购买了一部尼桑轿车。
给媳妇家用40万。
在老家给父母盖了大房子并添置家具。
花9万给姐姐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