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严冬,有一种感动叫坚守——全年无休的公交维修人
2013-02-01 14:17:52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商鼎 马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哈尔滨的交通战线上,有一只默默无闻的队伍,他们没有节假日,只有24小时待命;没有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只有早出晚归的工作时间,他们就是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保修公司的抢修小分队。

  “一个电话”随时出发

  每天早晨8点,新的一班工人交班上岗,开始一天的工作。从8点到21点,是公交车正常营运的时间,这期间每当有公交车发生故障,只要外勤报修电话一响,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保修公司的工人们都要立刻拿起工具赶赴现场。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这些对于维修工人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为了不影响车辆白天正常营运,汽车总公司的故障维修时间一般选择在夜里公交车全部收车回库后。22点,当大多数市民已经开始休息的时候,维修工人的深夜维修工作才刚刚开始——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正常运营,他们经常一干就是一宿。

  坚守寒冬的默默奉献

  相比夏天的酷热,维修工人更“打怵”冬季的严寒。由于气候原因,早出车时经常遇到发动机启动困难等问题,为了在出车前解决故障,维修工人每天凌晨4点就要出发巡查。

  北方的凌晨4点,还是漆黑一片,由于公交车底盘较低,车底空间十分狭小,维修工人只能穿薄棉衣工作,戴着厚手套无法灵活操作,工人索性就将手套脱掉。穿着薄棉衣光着手,躺在冰冷的雪地上,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稍有不留神,车上的积雪还会掉到身上甚至灌进脖子里,等车修好了,工人们的手已经冻僵了,就连司机递过来的热水都接不住。

  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

  为了对营运车辆突发的临时故障能够得到及时抢修,保修公司专门成立了一支由共产党员组成的“共产党员先锋岗”抢修小分队。这支队伍中的成员全部是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高级技师,他们中的很多人,本可以凭着自己的技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但他们却选择留下,选择为公交事业出一份力。

  采访当天的车间值班主任是唐滨利,从事公交工作13年的他,已经有8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春节。由于工作性质特殊,维修公司的工人们没有正常的节假日,只有甲班、乙班的轮休。8个春节,唐滨利都是和工友们一起在车间度过的。尽管家人颇有怨言,但唐滨利告诉记者,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坚守到底。

  维修工人们曾戏言说自己的工作是“太阳引着我们走,月亮照着我们归”,他们的工作也正是这样的写照。近两年来,保修公司的工人们先后查出车辆大小隐患数百起,减少经济损失近百万元,解决疑难技术问题数百个,17项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应用,节约资金20余万元。

  如今,这个平凡的集体依然保持着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公交人的新篇章。


 

  在哈尔滨的交通战线上,有一只默默无闻的队伍,他们没有节假日,只有24小时待命;没有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只有早出晚归的工作时间,他们就是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保修公司的抢修小分队。


 

  “一个电话”随时出发

  每天早晨8点,新的一班工人交班上岗,开始一天的工作。从8点到21点,是公交车正常营运的时间,这期间每当有公交车发生故障,只要外勤报修电话一响,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保修公司的工人们都要立刻拿起工具赶赴现场。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这些对于维修工人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为了不影响车辆白天正常营运,汽车总公司的故障维修时间一般选择在夜里公交车全部收车回库后。22点,当大多数市民已经开始休息的时候,维修工人的深夜维修工作才刚刚开始——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正常运营,他们经常一干就是一宿。


 

  坚守寒冬的默默奉献

  相比夏天的酷热,维修工人更“打怵”冬季的严寒。由于气候原因,早出车时经常遇到发动机启动困难等问题,为了在出车前解决故障,维修工人每天凌晨4点就要出发巡查。


 

  北方的凌晨4点,还是漆黑一片,由于公交车底盘较低,车底空间十分狭小,维修工人只能穿薄棉衣工作,戴着厚手套无法灵活操作,工人索性就将手套脱掉。穿着薄棉衣光着手,躺在冰冷的雪地上,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稍有不留神,车上的积雪还会掉到身上甚至灌进脖子里,等车修好了,工人们的手已经冻僵了,就连司机递过来的热水都接不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