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6日讯(记者 张强)2012年,黑龙江省环保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13年,在环保工作中,黑龙江省将重点抓好饮用水、城市内河治理、灰霾治理等六件民生实事。这是记者从黑龙江省环保厅5日召开的全省环境保护会议上了解到的。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东北网记者 张强 摄
据了解,2013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美龙江的第一年,也是完成污染减排、实施松花江《规划》最为关键的一年。黑龙江省将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人。201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1.5%、氮氧化物与上年持平;省辖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松花江干流好于三类水质比例大于60%。
2013年,我省环保工作将重点抓好六件民生实事,一是切实保护集中饮用水水源,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二是大力促进城市内河治理,让人民群众“近水清澈、亲水安全”;三是突出大气灰霾治理,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四是严格管理扰民污染,让人民群众在宜居的环境中生活;五是加强危险废物、重金属和辐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六是全面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
2012年,我省的污染减排取得新成效。目前,全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0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77.9万吨,同比2011年增加30万吨。实施脱硫脱硝工程30项,新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500多个,省辖城市全部建成机动车尾气检测线。2012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4.94%、氨氮排放量下降3.8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5%、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0.38%,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实现新突破。建立跨行政区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发出“黄橙红”警戒信息21条。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流域Ⅰ~Ⅲ类水质占54.5%,提高9%。松花江干流Ⅲ类水质占60%,提高6.7%。同江断面出境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达标率为95.9%,提高3.6%。水生生物监测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清水种类逐年增加,种群数量显著增多。
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开创新局面。我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重大突破,被列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三年将获得国家资金8亿元。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63%,提高10.8个百分点。省辖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保障发展成效显著,环境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启动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哈尔滨市已开展6项指标监测。大庆、佳木斯、齐齐哈尔市开展PM2.5试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