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8日讯 近日,记者从哈市开发区嵩山路多家饭店了解到,大部分饭店负责人准备张贴“适量点餐”、“小份菜碟”和分餐制等相关宣传语,还有小部分饭店已经将宣传语贴出。
“适量点餐” “小份菜碟”
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省饭店协会和省旅游协会联合向全省餐饮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发出倡议实行“适量点餐”、“小份菜碟”和分餐制后,哈市饭店陆续加入其中,部分饭店已贴出反浪费宣传语。7日11时,记者在嵩山路99-1号鑫采轩饭店看见,几名服务员正在手写反浪费标语,店内酒柜上已经贴上写有“拒绝浪费,小菜一碟”的宣传语。饭店经理刘小溪介绍,为了响应反浪费的倡议,他们打算制作宣传语贴在店内,但快过年了很多制作宣传标牌的店铺都已经放假,所以他们就先手写几张贴在酒柜、吧台等明显的地方提示顾客。他们还打算春节后在酒水牌上印上标语,放在每张餐桌上,让每桌顾客都能看见。因为现在饭店的菜码不是大码菜,所以在设置小盘菜这方面还在商讨中,会根据顾客的反馈意见再决定。
嵩山路99-9号速喜精致料理的谷经理也表示,会在店内张贴反浪费的标语。他支持反浪费这个倡议,“勤俭节约是大家应该坚守的美德,同时也需要饭店和顾客一起努力把反浪费这个倡议做好,一直坚持下去。”
嵩山路99-15号九转小磨饭店谢经理表示,饭店积极响应推出小盘菜,并反对浪费,目前公司正在商讨推出小盘菜以及张贴标语等一系列反浪费的事情。
嵩山路副99号东东包经理王小刚表示,该店目前已推出约30道小盘菜,来吃饭的大部分顾客在介绍下都会点小盘菜。因为该店以包子为主,有很多顾客会选择点大份的包子,吃不完就带走,剩菜情况在该店比较少,他们现在也正准备制作反浪费标语,让来吃饭的顾客都能看到并加入其中。
记者走访嵩山路近10家饭店,大部分饭店负责人表示会张贴反浪费宣传语,还有部分饭店正准备推出小盘菜。
饭店内张贴的手写标语
遗失了的舌尖文化
节庆、餐桌、浪费,是每到节日媒体报道的关键词,近些天,餐桌浪费的现象更成为报道的重点,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饮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这样的传统文化如今却变了味,甚至逐渐消失。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对“礼”的遵循,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上,更表现在饮食方面,《论语》的《乡党》一篇便记录着孔子每顿饭前都会祭祀,感谢发明谷物,种植粮食的人。孔子还明确主张饮食有度,荤素搭配合理。儒家这种注重节俭、感恩的饮食观,对历代统治者影响很大。
康熙皇帝玄烨就强调过反对随意摄取,主张合理饮食。节饮食,慎饮食,择饮食,这是他独到的饮食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要适可而止,“所好之物,不可多食”。由此可见,传统的中国文化一直延续着勤俭节约的优秀道德品质,而如今,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每年浪费粮食800万吨,仅大学生们每年就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这些触目惊心的庞大数据背后,是怎样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其实,舌尖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刻在我们骨子里,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对饮食礼仪的重视恰是对舌尖文化精髓的重视,关注节俭也是关注传统文化,所以,舌尖文化是在勤俭节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延续传承。如今我们视酒桌为重要的交往途径,一味的宴请,一味的扩大排场,铺张浪费,往往反其道,得不偿失。我想,倒不如优雅而不俗套,自然而不雕琢,简简单单,表达心意即可。
成由节俭败由奢。在传统文化缺失的年代,我们需要保留“舌尖文化”,不是看重奢华的排场和形式,更不需要过度的铺张和浪费,而是将文化融入到自身之中,传达礼仪之美,尽心的礼仪才是最好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