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报2月17日讯 16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本报“少放鞭保蓝天”的倡议下,冰城临街商家纷纷响应,当天“开门炮”的鞭炮垃圾仅有155吨,与去年同期的460吨相比,少了2/3。

8时40分,田地街113号门前环卫清理鞭炮纸屑。张涛 摄
自本月初,“少放鞭保蓝天”倡议发起以来,随着最初的贵夫人皮草、未来实业、天下茶元等13家临街私企承诺不放“开门炮”后,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先后有4198家临街单位加入到行动中来,其中包括哈市的278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今天8时许,记者来到商户云集的中央大街,这里的店铺正在陆续开门,但却没有听到响彻街道的鞭炮声,也没有看到满街的烟雾,只有熙来攘往的人们发出的欢笑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没有“开门炮”,开门一样红火有人气。
记者在一上午的随机走访中发现,之前承诺过不放“开门炮”的商家和单位都没有燃放“开门炮”,其中未来实业集团的8家企业还劝导同业的近200家企业、天下茶元劝导区域的102家企业也不放“开门炮”。在本报报道和环保人士的劝阻下,哈市有数万家临街企业选择了不放“开门炮”。
“开门炮”放得多和少,环卫工人最有发言权。香坊区城管局第二清洁中心主任赵东红和哈市近万名环卫工人一样,在上午的作业中切身感受到了“开门炮”消停多了。赵东红说,今天的工作量和平时差不多,往年的“开门炮”纸屑会把香坊区安埠街和延福街染成红色,地面像铺上了厚厚的地毯,可今年,成片儿、成流儿的景象不见了,顶多就是两三家门前残留着鞭炮纸屑。
正在道里区上海路(紫园路至爱建路)上进行保洁工作的环卫工霍宝辉说,去年的“开门炮”,他早上九点前就收了10车鞭炮垃圾,今天同样的时段才收了1车。“今年放鞭的少多了,估计也就是去年的1/3。以前放‘开门炮’的多,根本扫不过来,只好看哪儿多就集中先扫哪儿,今年听声,盯着看谁家要放炮,赶紧上那儿等着,放完了赶紧收走。”
随后,记者在对南岗、道里和道外城管环卫部门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答复:今年的“开门炮”比往年少得太多了。16时许,哈市城管局市容环卫办环境科副科长李一介绍,今天“开门炮”产生的鞭炮垃圾量只有155吨,与去年的460吨相比,减少了三分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