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0日讯 (记者 王蕊)哈尔滨仲裁委员会第三届仲裁员的聘期即将于2013年3月届满。日前,为了提高仲裁服务水平,哈尔滨仲裁委员会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哈尔滨仲裁委员会第四届仲裁员。根据目前报名情况,参与此次选聘的人员学历层次高,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20日,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吴爱民就仲裁员的选聘标准接受了本网采访。
1、记者:为什么要公开选聘仲裁员?
吴爱民:我委一直把保证案件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仲裁员是保证案件公平、公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往,我委从未采用过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的方式来扩充仲裁员队伍。为了提高仲裁员素质,让具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正、公道正派的人士充实到仲裁员队伍中来,从2012年3月份起,我们就对创新仲裁员选聘方式做了大量的调研和探讨。经过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我们决定第四届仲裁员的选聘工作面向社会公开进行。我们将会在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中层层选拔,通过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选拔机制,让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扩充到仲裁员的队伍中。
2、记者:此次选聘仲裁员的条件是什么?
吴爱民:我委第三届仲裁员的聘期即将于2013年3月届满,与上一届相比,本次选聘仲裁员的条件将更为严格。申请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资格,除了要满足《仲裁法》规定的条件外,我们对仲裁员的资格条件规定了较高的标准,如从事律师工作申请仲裁员资格的,应当是高级律师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名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申请仲裁员资格的,应当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且有高级职称等等。此举的目的是要打造一支公道正派,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仲裁员队伍,从而为我市的招商工作提供优质的仲裁法律服务,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3、记者:第四届仲裁员与第三届仲裁员相比有哪些变化?
吴爱民:一是增加省外专家。很多省外专家都积极报名,如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永军教授、俄罗斯远东大学古力诺夫教授等。他们都是知名高等院校的法学家,对民商法学有相当程度的研究。二是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仲裁的主要任务是案件的审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本届将重点聘任具有较高法学素养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长期从事审判工作的高级法官,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平台。三是增加其他专业领域专家。在以往的仲裁实践中,经常有案件涉及专业领域的疑难问题,比如金融证券、建筑施工,电子商务,涉外贸易等。因此,我们会吸收部分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
4、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哈尔滨仲裁委员会的最新发展情况?
吴爱民:我委2012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91件,案件标的4.78亿元,案件受理量比2011年的155件增长23.23%,案件标的比2011年的3.06亿元增长56.21%。此外,为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委加大调解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案件调解率有较大幅度增长,比去年的38.78%提高了11.45%。本年度受理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与物业合同纠纷达67件,占案件总数的35.08%。物业纠纷案件主要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在服务标准与价格上有争议,很多业主通过仲裁的方式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5、记者:最后,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目前第四届仲裁员的报名情况?
吴爱民:到目前为止,申请仲裁员资格的报名总数为408人。其中,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报名人数为88人,占报名总数的21.6%。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叶林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赵骏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施天涛教授等。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的报名人数为43人,占报名总数的10.5%。包括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朱卫中院长、黑龙江省河南商会胡学文会长、哈尔滨银行绥化分行韩知众行长等。曾任审判员的报名人数为32人,占报名总数的7.9%。其中包括原省高院和市中院等法院的高级法官,如哈尔滨市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副院长吉鸥等。从事律师工作的报名人数为173人,占报名总数的42.4%。报名的有有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新宇、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主任孟繁旭律师等。从事立法执法等其他法律事务工作的报名人数为72人,占报名总数的17.6%。其中包括IBM大中华区高级法律顾问唐功远、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闫超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