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2日讯 今年1月8日,肖某驾车撞人致死,弃车逃逸。除了要负刑事责任外,他还将面临终身禁驾的处罚,同时他也成为哈市今年被终身禁驾的第一个人。
年初以来哈市交警部门对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施以重拳。截至2月21日,已查处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907件,421名驾驶人驾驶证被记满12分,其中212名客车和货车驾驶人驾驶证被降型。图为交警动力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李冠一展示其收缴的部分假牌和挪用号牌。
案情 撞人逃逸的肖某从此永远告别驾驶证
今年1月8日9时40分许,车牌为黑ARZ120的丰田轿车急速驶过道里区河鼓街与河梁街路口,将正在该路口横过马路的一行人当场撞伤致死。肇事后司机弃车逃逸,没有及时抢救伤者,也未在现场做任何停留。
案发后顾乡交警立即开展侦办工作,10日16时,迫于警方强大攻势,肇事司机肖某到交警部门投案。经调查,交警部门认定:肖某驾驶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的车辆,行驶中未按信号灯指示通行,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肖某负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据介绍,目前该起案件正在处理当中,依据相关规定,肖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同时因有逃逸情节,驾照将被依法吊销,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且最终还将加重法定量刑。肖某成为今年以来哈市被终身禁驾第一人。
分析 今年以来破获16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无证、酒驾及涉牌涉证违法一旦肇事往往逃逸
据统计,年初以来,哈市交警部门共破获16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根据肇事逃逸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有14人被行政拘留,2人被刑事拘留并将因此获刑。交警部门对以上案件进行分析研判认为,无证、酒驾及涉牌涉证违法成为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要前置违法和前提条件。
逃逸司机年轻者、无固定职业者居多
据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发生与驾驶人年龄、家庭、职业、文化素质等都有着密切联系。逃逸案件的发生比例显示,年龄、驾龄小者多于长者,无业者多于固定职业者。肇事逃逸案件的发生普遍缘自驾驶人存在侥幸和恐惧心理。
肇事逃逸使民事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
从肇事逃逸后果以及危害结果分析,肇事者的违法成本成倍累加。一方面交通肇事逃逸将加大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肇事方责任加重,甚至从民事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加大罪刑。此外,现在所有车辆均有强制保险,大多数车辆有商业保险,一旦逃逸,保险公司有权拒绝理赔,肇事逃逸者将付出更为巨大的经济代价。
提示 “终身禁驾”信息全国都可查询到
交警部门提醒司机朋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使事故事实无法查清,将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不仅无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承担更大的经济赔偿,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驾驶员信息已实现全国共享,即在哈市被终生禁驾后,全国其他任何城市的交管部门查询该驾驶人的状态都会显示“终身禁驾”的相关信息。驾驶员想侥幸在其他地区再办驾照证也是枉然。
法说 两种情形将被“终身禁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构成“终身禁驾”有两种情形:
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