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环保局:建议燃放日缩为4天禁放“开门炮”
哈市安监局:明年鞭炮零售点数量将再减5%
生活报2月25日讯 “明年过年,我们不放鞭!”从本月初至今,本报“少放鞭保蓝天”的倡议得到了哈市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环保、安监、城管、环卫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响应,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哈尔滨已形成了不放鞭保蓝天,过个清爽、节俭、文明年的社会氛围,与此同时,103名代表委员们的立法禁放建议和哈市环保局的限放建议也将于近日提交到哈市人大和哈市政府。
鞭炮垃圾比去年
减少4000吨
元宵节是哈尔滨允许燃放鞭炮的最后一天,当天,哈市各区纷纷响应哈市政府与本报“少放鞭保蓝天”的倡议,用形式丰富的民俗活动替代了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元宵佳节。截至24日22时,据哈市城管局市容环卫办统计,在哈市今年的鞭炮燃放期内(农历小年到正月十五),哈市道里、道外、南岗和香坊等四个主城区的环卫部门累计清扫鞭炮垃圾2000余吨,比去年的6000余吨鞭炮垃圾减少了2/3。其中,今年从除夕到初六,主城区产生鞭炮垃圾700余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400余吨。今年春节,“少放鞭保蓝天”已逐渐成为冰城市民的普遍共识和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
哈市市容环卫办副主任王勇表示,鞭炮燃放量减少,不仅减轻了环卫工的作业负担,也为文明哈尔滨的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这样的文明行为可喜,且需要政府部门在此基础上予以立法禁放,让文明的行为和明文的规定形成合力,让春节期间的哈尔滨,空气好,人欢笑,不再遭受燃放鞭炮带来的火灾和伤害,过一个环保、文明的春节。
103位代表委员初步形成书面建议
“我们支持在哈尔滨城区立法禁放鞭炮……”连日来,本报“冰城立法禁放鞭炮”的倡议得到了我省和哈市的103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支持。24日,哈市人大代表张宇辉告诉记者,“我们103人已初步形成了书面建议,近日将把这个建议提交到哈市人大,请政府职能部门给予明确答复。”张宇辉等哈市人大代表表示,哈尔滨要建成现代化文明大都市,必须从立法上禁放鞭炮。哈市人大代表王俊迪表示,目前,随着哈市过年鞭炮燃放量的减少,在主城区实行鞭炮禁放已成为可能,需要用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刘迎新等哈市政协委员表示,不放“开门炮”,可以用鲜花和威风锣鼓等“绿色”的方式来替代。哈市政协委员许鹏倡议让更多企业加入“禁放联盟”,用法规的形式明确禁放时间和禁放区域。
哈市安监局:明年鞭炮零售点再减5%
哈市安监局和哈市环保局也在做着冰城鞭炮限放的相关工作。日前,哈市安监局副局长陈连毅表示:“燃放烟花不但污染环境,在储存和燃放的过程还容易引发火灾,希望冰城市民过年不放烟花爆竹,过个绿色、健康平安的春节。”哈市安监部门表示,明年哈市鞭炮零售点将在今年1862个的基础上再减少5%,降至1779个。其中,哈市主城区临时占道鞭炮摊点审批总量将控制在332个以内,比今年再减少5%。
哈市环保局:建议燃放日由23天缩至4天
哈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基春近日表示,“我们建议把鞭炮燃放期从目前的23天缩短至4天,在春节的除夕、初一、初五、元宵节等4个重要日子允许限时燃放,其他任何时间都不得燃放。”目前,哈市环保局正准备按照相关程序,向哈市政府和哈市人大递交相关报告,建议将燃放日缩短为4天,并一律禁止燃放“开门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