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教育就业图片
搜 索
社会热议补课话题 专家建议以兴趣激发孩子创造力
2013-03-05 14:35:5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5日讯(记者 王蕊 侯巍)假期补课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引起社会热议。围绕学生假期补课现象,记者近日采访了哈尔滨市资深教师杨慧捷。

  现状:社会大环境逼迫家长给孩子补课

  杨慧捷是哈尔滨市育红小学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现状是家长遭遇补课困局,学生所有学习都围着分数转,围着高考转。当补课变成常态,学习已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变成了一种负担,真是苦了孩子累了家长。

  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有几个方面,有家长、有老师、也有社会的,但最主要还是社会的大环境逼迫家长不得不去给孩子补课。


学生在复习功课。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举例来说,有一位小学生,家长一直坚持不补课。但是,到了五年级这个寒假突然恶补起来,补的就是奥数,原因是为小初升做择校准备,其实补课也是家长的无奈之举。从学校来说,特别是哈尔滨市的一些知名学校,以奥数成绩作为选择学生的依据。家长为了孩子能上这样的学校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奥数就是其一,学校里没有奥数班,家长就得到外面去给孩子补课。同时,分数就代表着学生能力,学生分数低怎么能进去那些好中学?家长为了提高分数,拼命给孩子补课,小初升是如此,初升高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要考大学。


  分析:学习一旦成了“上了套的马”,就只能向前了

  杨慧捷分析说,一些知名初中学校,他们把全市好学生都收进去了,学生素质好,升学率高,考上重点高中的多,这就决定了学校的声望,学校越办越好,实现了良性循环,生源就不断。但总要有一个界定孩子好坏的东西,奥数就变成了敲门砖。但是从现状来看,奥数已不具有原来的内涵了,成了一个公式训练的工厂,学生也被训练成做题的熟练工。当然,既使一些学校不以奥数为敲门砖,也还会有其它的方法来选择学生。

  从老师方面来说,其实明白孩子的压力,可是没有办法按照教育规律教学。家长社会和绩效都让老师不得不以学生的成绩为目标,学习跟“上了套的马”一样,只能往前拉,没有回头或者停下来的选择。

  此外补习班不能完全取消,和上课教师的利益直接挂钩。一些老师可以因补习班而获取利益,他们怎么可能自断财路。

  建议:兴趣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针对这样的现状,杨慧捷建议家长们要了解一点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如教育学和心理学,按照学生的成长阶段安排学习跟进心理辅导,对孩子特别是一些偏科的孩子,更不能急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扶助孩子查找偏科弱项的原因,避免灭杀孩子的积极性。兴趣能够产生人才,兴趣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家长有没有定力,要提高孩子能力,首先要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势利导,不能加大孩子的负担,更不能一味追求成绩而灭杀了孩子求知的积极性,要给孩子转变的空间,避免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反而影响成绩。”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