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市粮食局在2013年有哪些新举措?市粮食局局长岳刚在接受采访时说,2013年是粮食经济加快崛起的攻坚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粮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扩建仓容,改造仓储设施,提高粮食接纳能力。以桃南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50万吨大型粮食集散中心为依托,立足国家、省、市三级粮食储备和保护价粮等政策性粮食收购,积极开展市场化收购。努力开拓外埠市场,抓好产销合作,引进有实力的客户,与大连、福建、杭州等地区粮商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深层次的合作,保证我市农民粮食顺畅销售。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确保我市粮食和食盐安全。健全粮食储备和应急保障体系。在2.06万吨市级储备粮实储到位的基础上,积极完成食盐储备,争取建立成品粮油储备,关键时刻要做到调得出、用得上,随时保持对粮盐市场的强大调控能力;认真履行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职能,统计口径覆盖全市所有粮食经营企业。建立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随时反馈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客观准确的决策依据;健全粮油市场监管体系。协调工商、质监、物价、卫生部门,推行粮食流通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共同协商、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的监管机制,共同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严厉查处粮食经营违法行为,让市民吃上放心粮、放心油和放心盐。
深化购销企业改革,打造粮食产业航母。按照省局的部署和要求,以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结合全市国有粮食企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工作,对市区和勃利县所属粮食企业资产进行认真清理,整合优势资源,注资成立粮油加工、粮油购销等分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全市国有粮食企业优化组合成我市最大的粮食龙头企业,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规范粮食市场,筹建新兴粮食物流园区。以市粮油批发大市场为依托,重新选址筹建市粮油农产品交易中心。视财力分期分批建设,全部建成后,作为我省东部地区较大的粮食农产品交易物流园区,将覆盖全市辐射周边,为我市粮食企业做大做强搭建广阔的交易平台,对我市农民增收将起到明显带动作用。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增强粮食经济发展后劲。要充分利用国家、省粮食部门相继出台鼓励扶持粮食饲料加工政策的有利契机,依托粮食部门场地、仓容、铁路专用线、人员技术等优势,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粮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粮食深加工项目进库区建设,在有条件的购销企业开工建设稻米深加工项目,力争在几年内使粮食加工产值占粮食经济比重达到30%以上。
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幸福粮食建设。我们要不断提高粮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要不断提高粮食系统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职工共享粮食事业发展成果,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坚持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职工文化阵地,活跃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努力形成遵纪守法、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粮食人文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