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4日讯 (解洪旺 记者 顾硕)3月6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民谚有“小米干饭杂面汤,家家粮食填满仓”。农家都在这天祈盼五谷丰登,谋划春耕。而近几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宏伟镇的几位种粮大户却在这天请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于洪利来家主持“农家年会”,推杯换盏中就盘算起了“春耕小九九”。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于洪利笑着开场,“去年市里表彰了咱们的白瓜品种对比科技示范基地,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呀。就说这三年吧,从100亩到500亩的品种试验田,都是大家在自己的土地上每个品种都留出20根垄,每隔13米一样成色,远远望去就像铺在漫山坡上的条带织锦。咱们从60多个品种中3年找到了金苹果和晶板系列4个本地优势品种,单产提升到3500斤/垧,这是咱省第3积温带的最高纪录。我谢谢大伙啦”,他向大家拱手一圈。
“于主任别这么说,大伙都靠你的农技指导才从土地爷手里多抢了金娃娃”,山泉村的闫广德急忙说。
三合村的罗加波回顾道:“记得2008年我包地种的第二年,于主任推荐梅亚2号白瓜种子,一垧地多投1000多元的成本让我心里很‘忐忑’,可到秋赚它个盆满钵满。靠于主任撑腰,第二年我就甩开膀子种地100垧以上了。”
虎山村的李福友笑着说,“于主任指导我村去年种的黄瓜籽可不赖,今年下决心多种些,再踢他个飞脚”。
罗加波接起了话荏,“我试种好几年的水果玉米越来越好,皮薄、汁多、质脆、味甜的品质保持下来,订单也很稳定,收益比种普通玉米强多了”。
“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还得看市场。咱本地10万亩白瓜种植面积,而6元/斤的成本比角瓜高出1、2元,价格却低了近一半,原因就在于外销依赖大,尤其是中东局势不稳,价格短期内很难抬头,倒是角瓜具有出仁率高、内需大的特点,建议大家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于洪利说。
大家提出:“您从1991年东北农学院毕业回乡当技术员,当年的帅小伙都白了鬓角。农技推广目前也只到乡镇一级,而全镇仅行政村就有28个,怎么跑得过来呢?”老于说,“实验是传统优势还要继续保持,基层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有了新政策,要在村一级设立农技示范户,就是每村屯一个科技明白人,形成‘培一扶十植百’农技推广网络”。
听到这一消息,大家纷纷举杯叫好。
“年会就是于主任为大伙鼓腰包支招的日子,去年是农技推广年,今年是个啥精神”,罗加波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农惠农富农,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不动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倡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也是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大家还有哪些新打算”?老于的话再次让大家兴奋起来。
“年前我就想好了,存钱过年不如买农机赚钱,我打算干个农机合作社,申请已经打完了,就等着批了”,罗加波说得满脸豪气。其他人也纷纷谈起自己的新春新打算。
临近下午两点,农事年会还在热烈地继续着,今年的农事生产已成竹在胸,似乎秋天的收获已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