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市快递业困境重重:软硬件亟待升级 企业转制迫在眉睫
2013-03-16 13:01:21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海颖 李伟俏 孙海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6日讯 迅速扩张的电子商务,让实体快递物流行业应接不暇。每逢网络促销,快递行业必爆仓,我省受到的影响更是巨大。由于我省快递业处于发展初期,快递企业正处在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型和磨合期。无论是快递公司的硬件——场地、工具,还是软件——人员文化素质都无法跟上电商迅速扩张的脚步。此外,没有成熟的审核准入标准、内部管理规范不健全、外部监管不严格等都在禁锢着快递业方方面面的提升。追寻快递产业背后的困局,才能探求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摆在每家快递公司面前的实际问题。

避免丢件给车安个箱上个锁 

  硬件之困 派送工具落后仓储场地面积过小

  7日7时许,中通黑龙江分公司道里区透笼分部负责人李仰清早早上班了。连日来,“三八节”的网络店庆,分站每天平均要派送500多个快件,“快递员从早忙到晚,都没时间上门取件了。”目前,李仰清手下有6个派送员,高峰时段,每人每天要送件百余个。快递员王知辉说:“货站每天派送任务在300-500件左右,遇到‘双十一’或网络店庆,则需要派送800-1200件。快递员只能用电瓶车送件,每次最多能装三四十件。不敢装太多,电瓶车不安全,经常丢件,赶上下雪天还容易摔倒受伤。”

快递员去送件,停在路边的电瓶车和快递包裹无人看管。

  中通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杨波表示,每年各快递公司都会发生邮件丢失的案件,初步估计,省内几家大型民营快递公司在此方面的损失每年约达6万元。如果全省2000余快递员全部改用面包车送件,成本太高不说,停车难和配送效率也是问题。应效仿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城市,派送工具全部改用统一标识的电动带车棚式三轮车,这样就能解决在东北地区恶劣天气下,派送包裹失窃和自身安全问题。

  据申通黑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刘连玞介绍,除了快递员派送工具的落后,各大快递公司分拣中心场地不够用,分拣设备科技含量不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3年,省内龙头快递企业,中通、申通、圆通、汇通、韵达等公司的分拣中心,都经过了三四次的移址扩建。比如中通黑龙江分公司厂区操作面积由400平方米简易分装场地,扩充为现在的7000余平方米的流水分拣系统,申通则由最初的市中心500平方米厂房发展为现在的二环外5000余平方米的操作间,员工由70人增至目前的500人;汇通黑龙江分拣中心则由200平方米扩展到3000平方米,员工由15人增至120人。然而,就是这样近10倍甚至20倍的扩建速度,仍然无法满足网络购买力的惊人增速。目前,几家大型快递公司都在为寻求更合适、宽敞的厂址而心急如焚。

  “如果能够政府出头,企业出钱,统一规划快递业物流园区,将是推动黑龙江省快递行业长足发展的永久动力。”杨波说。


 

  软件之困 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管理模式粗放

  10日,在中通黑龙江分公司的分拣中心,记者看到分拣员忙得热火朝天,两人一组,手持快递录入器,逐件扫描、记录包裹信息。分拣员的工作按照每24小时循环一班,两班组人员轮番倒班,凌晨交班。如此上班是因为由同一个班组负责同一批包裹的分拣,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便于跟踪快件,查找问题,确保包裹分拣过程中绝对安全。

  中通黑龙江分公司的分拣女工正在分拣快件

  “分拣包裹累不累?”面对记者的提问,38岁的李佳慧说:“我们都是附近村里的农民,不怕累,在这打工每月能赚两三千,挺知足的。”

  对此,杨波说:“目前,各民营快递企业采取的都是粗放型的人员管理模式,以人员管理为主,这也正是令快递公司头疼的事。一方面,快递迅速膨胀,急需大量物流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快递业不被社会认可,大量大学毕业生不愿从事低级、辛苦的快递业,这就迫使快递公司选择可靠、成本低的农村打工人群。为了确保运送过程安全,选择可靠的人选有时比能力强的科技型人才更适合现阶段的快递业。”

  申通公司负责人刘连玞表示,目前大家的观念并没有转变,认为快递员是比较低层次的工种,因此招不上来优秀的人才。

  汇通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张龙立则表示,外资跨国快递公司拥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分拣中心采用全部机械自动化流水分拣,自动识别条形码,自动分拣,整个分拣中心只由几名技术工人就能控制,用工荒将迎刃而解,但这套系统的科技含量非常高,我国还不具备该系统的核心技术。

  体制之困 加盟制影响企业升级转制迫在眉睫

  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我省快递网络站点在全省各重要城市全面铺开,实现省内重要城市间快递2日内到达。截至2012年底,我省从事快递业务经营的各类企业及分支机构共计300余家,比3年前多出近3倍,这其中还不包括以二级加盟形式,刚刚进入快递网络的乡镇级营业网点。

  杨波说:“快递行业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与其初始阶段采用加盟制的方式有直接关系,加盟制可以让快递企业的投递网络迅速铺展,这种投入少、见效快的方式,非常适合初期快速组建民营快递业的全国网络。”

  “但加盟制也有其弊端。”张龙立说,“加盟商只顾自身利益,导致企业在扩大投资等方面反应迟缓。为了升级企业,形成合力整体上市,目前,省内快递公司汇通、申通、圆通都已完成直营转制——各省会城市的分公司由总公司直接管理,加强监管和服务水平。全省直营网络正在有序推进中。”

  监管之困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标准待统一

  据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快递业有章可循的行业法规,除了2009年新修订事实的《邮政法》外,就是2012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快递服务》新国家标准,但该标准对于很多新发生的行业纠纷的规定和限制不够准确。比如,现在很多市民选择利用快递业邮寄钻戒、貂皮等贵重物品。按照相关规定,保价快件按照保价金额赔偿,未保价物品,按照邮资的3-5倍赔偿,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因保价金额过高,而降低保价额度或干脆不保。此外,就算全额保价,各快递公司也规定了内部赔偿标准,2-5万元不等,根本没有相关法律对快件丢失赔偿进行详细解释。

  对此,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目前,省内快递业处于无序竞争和市场淘汰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快递业的加盟制,准入方式有待统一;快递企业的经营场地问题,应效仿江浙一带的做法,尽快规划统一的物流园区。有了政府的扶持,快递业乘势而上,腾出精力,加大对人员、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进而助推快递业进入高速、良性的发展轨道。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