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今年哈尔滨市社区建废品回收站 早餐车退路进屋(组图)
2013-03-20 10:07:1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0日讯 今年哈市商务部门将大力促进品牌消费、信用消费、网络消费和绿色消费;出台《哈尔滨市商贸流通产业总体布局规划》,打造老城区新型商业综合体;加速推进早餐车示范等十大重点工程;确保实现对俄贸易额在去年基础上增长50%以上。这是记者从19日召开的哈市商务工作会议了解到的。

  社区建废品回收站点

  今年,哈市商务部门将以家电、汽车、装饰材料、电子产品等热点消费商品、耐用商品、贵重商品为重点,积极与金融部门合作,通过开展零首付、零利率、零手续费等信贷消费活动,大力促进品牌消费、信用消费、网络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联合培训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资料图:社区废品回收站

  哈市商务部门将尽快出台《哈尔滨市商贸流通产业总体布局规划》。重点加快老城区商业整合提升进程,加速发展道里、道外和南岗三个老城区标志性商业中心,打造老城区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新城区主题化、特色化、功能化新商业中心。加速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休闲购物中心、特色文化旅游体验中心等标志性新区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全力促进双城雨润、南极国际三期等一批计划投产的项目,实现至少有2到3个百亿元级的商贸大项目投入运营。

  编制出台《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加快建设覆盖市区的社区回收站点;加大对无照经营、无照运输、违法收购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早餐车退路进屋

  今年,哈市将加速推进社区商业双进、早餐车示范、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继续深入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培育社区商业示范社区,不断完善社区商业网点。继续加大对大型连锁企业进社区的支持力度。启动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商业龙头企业参与的方式,在每个区建设1到2个标准化菜市场,先行试点,加强标准化菜市场、标准化超市、菜店等社区商业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购物环境、交易条件和管理水平。全面启动哈尔滨市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吸纳更多的大型龙头家政服务企业加入体系,规范中小家庭服务企业发展,加强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制定家政服务标准。

  资料图:早餐亭

  推进早餐示范工程。对裕昌食品公司进行调研和培育扶持,力争利用现有网点资源,开展早餐车退路进屋工作;研究学生餐配送问题,利用现有较成型的百品源等4个企业,实施合理配餐集中配送工程;结合构建社区商业15分钟便民圈,为孤独老人提供就餐场所。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程。实现城市与国家、省追溯信息互联互通及各子系统良好运转;抓好二期工程启动,组织项目全面实施,尽快发挥系统保障肉菜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

  研究出台《哈尔滨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对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重点推进服务外包在云计算、动漫、生物医药、呼叫中心等领域的发展,加快组建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加快哈市文化出口工作。

  推进“农餐”对接

  抓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国家示范项目为标准,择优选取部分农家店,研究省、市配比资金,实现“双进双出,即商品进农村、网点进农村,农产品出来、农村消费信息出来,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抓好农超对接,建立农超对接资料库,鼓励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直营连锁经营,建立完善直采配送体系,力争农超对接农产品比重超过30%;探索合作社+农户+农批+超市的模式,扩大农超对接参与范围;大力推进“农餐”对接,积极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与哈市餐饮企业进行对接,推进特色农产品定单生产、公司化运作。

  确保对俄贸易增幅超五成

  今年哈市对俄合作战略将实现新突破。确保实现对俄贸易额在去年基础上增长50%以上。充分发挥中俄合作促进会的职能和作用,搭建对俄合作的重要民间平台;全力推进诺林化工、中俄木材交易中心、中俄合作大厦、中俄城市合作高峰论坛、电子商务平台等重点项目;抓好对俄物流大通道、大通关建设,全面启动对俄航空货运通道,抓好陆海、铁海联运大通道。积极推进对俄服务外包。重点培育针对俄罗斯的电站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等领域的接包市场,努力扶持一批在商贸物流、建筑设计和教育文化等领域的重点对俄服务外包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出台对俄合作全面的政策扶持体系,形成在政策、资金、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扶持体系。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