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5日讯 西林吉林业局前哨林场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人力,通过规模化、集约化,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发展和民生问题,逐步实现强场富民目标。
这个林场在发展生态旅游上围绕林场转型升级这一战略任务不放松,以林艺展品开发为切入点,不断大胆探索和实践。他们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抽调4名有艺术爱好的机关干部,利用冬季原条生产剩余树根和不成材的树瘤制作根雕、树雕工艺品38件,利用树木生长出的树鸡子(学名:多孔菌)制作雕刻工艺品310件。并建立起《前哨林场工艺品展览室》,展出各类艺术品1000件,对外展示新时期林业工人的新风貌。去年来林场参观的游客达到了3400人,直接经济收入达30余万元。
林下旅游开发上进行创新。为了加大旅游景点建设,增加旅游收入,去年按照该县建设万亩野生蓝莓人工抚育基地要求,在万亩基地中心位置利用自然取土坑修建了一处占地面积为15000平方米的林下休闲度假区,度假区内建蓄水池,划分为垂钓区和游泳区,铺设沙滩2000平方米。为把游客留下来,玩得尽兴,还建起了一栋木制别墅供游人居住,以此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兴趣,预计在2014年整个工程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生态环保养殖上大胆尝试。林场职工张守财等三户职工,科学利用天然水池发展冷水鱼养殖项目,一举成功。共投放鲫鱼苗800尾,柳根鱼200余斤,四个月的养殖时间鲫鱼单尾重量都达到1斤左右,总产量达到1000余斤。生产出的冷水鱼在垂钓食用后,得到了广大游人的青睐,效益十分可观,此项目仅养殖户当年即增收14000余元,同时为林场广大林蛙养殖户开创了一条新的创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