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27日讯 25日,香港大学高调在哈三中举行2013年招生说明会,参与的考生和家长近700人。高考指导专家、哈三中校办主任谷学锋表示,自2007年首次在我省招生以来,香港大学一直对有能力上清华和北大的尖子生情有独钟,曾连续两年招走我省两名状元。但由于经济条件、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近三年我省顶尖考生均选择了清华或北大。
招生看重综合素质
2007年,香港大学在我省首次启动招生时就瞄准了能进入清华北大的考生。我省2008年理科状元符迪成为港大医学院首名内地生,2009年我省理科状元王百洋也进入港大,两人均获全额奖学金。但自2010年开始,我省高考状元连续三年全部选择清华北大就读。2010年,我省高考理科状元于越和文科状元魏淑贤都进入北大;理科并列第一的马战一开始申请港大,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清华。2011年我省高考理科状元马强选择清华;文科状元陈子丰则进入北大。2012年我省高考文科状元李佳楠选择北大;理科状元蒋胜千锁定清华。
哈三中校办主任谷学锋表示,港大喜欢我省的高分考生,主要原因是这些考生综合素质高,不仅学习优异,而且喜欢参与社团等实践活动,许多考生都是琴棋书画皆能的多面手。
考生择校更加理性
哈三中政教主任赵晓光介绍,近几年哈三中一些高分考生接到录取通知后却没有选择港大,而港大的全额奖学金也没能打动尖子生。2012年高考694分的哈三中学生周桐是我省理科第三名,港大先给其48万港币奖学金,后又提高到64万元港币全额奖学金,但周桐仍然选择了向往以久的北大。周桐说,一方面因为他喜欢北大厚重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则考虑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哈三中校办主任谷学锋说,现在清华北大和港大录取分数齐平,选哪所就读都不吃亏,但学生更加理性了,不只看高校排名,而更加注重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教育专家:适合自己才最好
谷学锋分析,除了选择更加理性外,高分考生没有选择港大还有经济因素等,并非每名学生都能获奖学金。而我省高分考生多来自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一些学生出于经济压力没有选择港大。再加上近年来港大和国内外高校争抢尖子生源越来越激烈,使得清华北大也开始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谷学锋表示,我省学生上大学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学生选择港大和国外大学的机会增加,选择大学时也充分考虑师资、管理和未来就业等因素,国内的大学将受到严峻挑战。谷学锋建议,学生选择学校时不要刻意看综合排名,而更应该看学校所处城市是否与自己发展规划一致,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