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解读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 幸福指数达92.8%居全国前列
2013-03-31 10:00:4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继祥 李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31日讯 目前,大庆人的幸福指数达92.8%,位居全国前列。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郑重践行了大庆几届执政者的承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恪守“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

  发展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只有直面民生热点难点,解决好百姓所盼所愿,才能使百姓幸福指数与城市发展指数同步提升。

  景观湖栈道工程。(资料图)

  在全国率先建起基本生活、就医、就学、就业、殡葬服务、法律援助、用电、燃气、供热物业、住房等城市“十位一体”和基本生活、燃煤、就医、就学、殡葬服务、法律援助等农村“六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全民医保、社保覆盖城乡;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模式全国推广;市区最低工资和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全省最高;市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和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全国领先;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五年新增就业21万人次……在大庆,“民生优先”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3月初,大庆又出台了两项惠民新政:对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生活补贴,对城乡困难和特殊群体免收殡葬四项基本服务费用。

  大庆着力构建“满足基本民生、建设小康民生、发展现代民生”的大民生格局,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气魄,追求“劳有丰酬、住有宜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更高目标,倾力增进民生福祉。

  每年,大庆都将更多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仅仅是去年,就建设保障性住房180万平方米,投资12.3亿元对21个老居住区进行综合改造,新建改建城乡9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室40个,新增及更新投放公交车550台,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均增资176元……一件件民生实事,甜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常听百姓的期盼,合着百姓的心意干”,大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坚持问情于民落实知情权、问需于民落实选择权、问计于民落实参与权、问计于民落实监督权,建立起了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的“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去年,通过新闻媒体问需于民,共收集意见建议2000多条。经过分析论证,今年推出了“百项民生项目”,其中70%直接来源于群众的意见建议。

  城市形象不仅仅是靠高楼大厦体现的,更要有文化的繁荣,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提升人文品质,弘扬城市精神,为城市的发展积聚正能量

  去年,大庆开展了最具影响力“大庆人十大观念”征集评选活动,从11万张群众和专家投票中梳理大庆人的先进观念和闪光话语。“大庆精神,我们的根与魂”、“跳出大庆看大庆,站在高处看大庆,分析对比看大庆”……“十大观念”凝聚了大庆的城市精神,是影响一代又一代大庆人的核心价值观。

  大庆,共和国最年轻、却是精神底蕴厚重的城市。“弘扬传承好城市精神,积聚正能量,照亮前行路”,一语道出这本即将付梓的《观念的力量》一书的初衷。

  去年9月,他们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启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工程,让全市3万名幼儿园孩子、20多万名中小学生尽享“精神大餐”。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市,大庆执政者不懈以求。近年来投入近百亿元,建成歌剧院、图书馆、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大型文化设施50项,让百姓尽享“文化盛宴”。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博物馆等建成以来,已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党史纪念馆暨工业学大庆纪念馆正在建设中。

  电影《铁人王进喜》、大型舞蹈诗剧《绽放的生命》、话剧《铁人轶事》、电视剧《奠基者》、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等“庆字号”文化精品迭出,荣获国家级以上文化奖项190项,影响力辐射全国。

  持续开展“文明大庆从我做起”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书香大庆、礼仪大庆、诚信大庆、感动大庆等系列活动,提升城市人文品质。连续多年开展“大庆之冬”艺术节、激情之夏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繁荣都市文化、惠及百万市民。

  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创意文化产业园、黑鱼湖国际艺术村等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渐成新的经济增长力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组建新闻传媒集团和文体旅集团,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书香大庆、高雅文化、品质生活。”大庆人自豪地道出了自己的追求。


 

  发展就是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不仅需要突破现状的勇气,更需要除旧布新的智慧,创新是破解难题的钥匙,是走向未来的支点

  由公共服务大厅、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收费服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老年大学、志愿者协会等组成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基本实现了居民日常生活、就餐洗理、休闲健身、寻医问药、政务办理、生活缴费、助老入托“七个不出园”,物业报修、服务资讯、急需生活用品、慢病随访“四个不出户”。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乘新一社区是大庆市的缩影。去年,大庆市加快社会管理中心下移,实行“区直管社区”,将原有29个街道、200个社区整合为70个新社区,减少管理层级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扁平化,新社区实行“一委一站一会”的新模式,力争实现管理体制更顺畅、工作效率再提高、服务作风更优良、党建工作更有力、设施建设更规范、基础平台更坚实。

  以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社会安宁和谐的重点问题为突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活和美的“五和”社会。

  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率先成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群众工作部,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体系,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警务体制改革,打破警种界限,实现警力下沉。市民公共安全感达到98.37%,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达到99.01%,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一。成立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构建起有求必应的新型城市应急指挥体系,几年来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险特”事项10万余件。

  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将70项事权下放到县区,组建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560项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集中统一办理。提升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更优质高效;以信访调处中心为基础建设群众工作中心,部门进驻、窗口式服务、远程调解,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建设新市民和特殊群体服务中心,充分满足群众多层次服务需求。

  改善民生、服务百姓,大庆执政者的这一追求永远没有终点。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