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讯 (李华虹 杨帆 记者 王蕊) 生孩子本是喜事,但是老王家这孩子生的可是提心吊胆。来自哈尔滨市巴彦县的袁莉(化名)刚刚产下一个小宝宝,可腹部却不见小,原是肚子里还有一个似婴儿般大小的巨型脾脏。近日,袁莉顺利地接受手术取出巨脾。
袁莉从小身体就不好,刚出生时,其左右腹部的软硬程度就不一样,左边明显比右边硬上许多,在当地检查出脾脏存在先天问题,可不疼不痒的,小莉的父母也就没放在心上。接下来的几年里,家里人发现小莉长得比同龄孩子慢,身体消瘦,弱不禁风,比她小8岁的妹妹身高体重几乎和她一样。一直以来,袁莉一直没有接受任何手术和治疗。
26岁那年,袁莉与一同打工的王磊(化名)相爱并结婚,没多久就怀孕了。夫妻俩本想着相伴开始一段幸福甜蜜的人生旅途,没想到怀孕五个月后的一个晚上,袁莉突然心跳加速,感觉非常虚弱,王磊马上将小莉送到了哈医大二院急诊科。医生看到检查仪器上的读数时也被惊呆了,袁莉的心跳达到258次/分钟。经过检查,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血红蛋白仅有30克,不到正常人的1/4,属于严重贫血。与此同时,沉寂多年的脾脏也比以前大了很多,与成长中的婴儿一同争夺营养。
考虑到分娩时的风险以及目前婴儿的状况,主治医生建议她做引产。想到自己辛苦怀了5个多月的孩子,求子心切的袁莉决定冒险。在怀孕第8个月时产下了一个女婴,孩子出生时只有4斤,属于早产儿,状态正常。
生下了孩子,而那个病变的脾脏仍留在袁莉肚子里。因为脾脏吸收了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此时她的体重已经不足70斤,无论如何输血和食补都无济于事。更严重的是,此时脾脏生长异常迅速,在两天之内,已经从腹腔长到了盆腔,同时伴有剧烈的疼痛。隆起的腹部让小莉看上去就像还没生孩子一样,此时迅速胀大的脾脏似乎连剖腹产的刀口都要撑开了。
据哈医大二院普外科张野副教授介绍,小莉被确诊为球形细胞增多症。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网状内皮系统过滤血液。血液中正常的红细胞是双侧凹陷的扁状机构,可以自由通过脾脏的过滤网。但是球形的红细胞由于体积变大,无法通过网眼,强行通过时往往会造成红细胞破裂,内容物泄漏,长时间的泄漏物堆积就会“撑大”脾脏,胀大的脾脏又会加剧减低红细胞的通过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考虑到极度胀大的脾脏随时有破裂的危险,以及患者剧烈的疼痛,医生们决定迅速为小莉实施脾脏切除手术。经过2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医生为袁莉切除了重近5斤的巨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