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抢抓农时全面推进备春耕
2013-04-11 10:05: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贾广文 谭德刚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11日讯 面对今年备春耕生产的严峻形势,齐齐哈尔市按照市委提出的加快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三化”建设战略部署,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正视困难,打足风险,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把保春种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落实。

  甘南县兴十四村各类大型农机具现已基本完成检修,只等天气回暖顺利开犁。康胜 摄

  立足生产保障 完善基础设施

  2012年秋季,全市克服秋雨大、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完成秋整地1596.2万亩,占计划的122.8%;深松整地937.5万亩,占计划的133.9%;水田整地178.6万亩。其中,大垄整地164.4万亩,占计划的82.1%;连片整地面积达到896.1万亩,占整地面积的56.1%,90%的整地达到待播状态。秋季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工日67万个,新打灌溉机井2699眼,新增蓄水能力323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24.2万亩,新增除涝面积5.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6.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7.9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1858.5万立方米。在水稻育秧设施建设上,全市19个水稻智能催芽基地项目已经基本建设完毕,设备正在安装和调试。截至目前,全市水稻育苗大棚已清雪4.21万栋,占应清雪的50.1%;已扣棚2.07万栋,占应扣棚的22.1%。已备土140万立方米,打床798万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54.5%和41.1%。

  突出增产增收 落实结构调整

  全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比较效益为核心,以绿色农业、订单农业为抓手,以营销促进生产,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特色作物。在主要粮食作物中实施“一压四增”,压缩大豆面积到512万亩,减少326万亩;增加玉米338万亩、水稻47万亩、马铃薯8万亩、杂粮5万亩,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176万亩、433万亩、223万亩和140万亩。

  新兴镇东荣村农民进行水稻苗床摆盘作业。王宏伟 摄

  抢前物资准备 推广农业科技

  今年全市种植业春耕资金需求73.2亿元,目前已筹集62.1亿元,其中农民自筹34.6亿元,发放农贷26.4亿元。全市种子部门已准备14.1万吨,农民现已购进9.42万吨,现已购进化肥48.3万吨,柴油已下摆7.8万吨。机具检修进展顺利,检修进度达到75%,已检修农机具38万台。

  齐齐哈尔市农委副主任吴昊告诉记者,全市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2013年全市重点推广10项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面积7000万亩次,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目前,推广计划已经逐级分解落实到县、乡、村和合作社。各地结合今年实施的“2513”高产创建工程,落实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四大作物核心区255万亩、示范辐射区541万亩、带动区1195万亩,重点推广玉米、大豆、马铃薯大垄双行栽培模式200万亩。制定全市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实现县乡村园区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提高组织化 推进合作社建设

  今年齐齐哈尔市各类合作社计划新增2647个,总数达到6807个。其中新建大型农机合作社旱田10个、水田30个、马铃薯5个、保护性耕作10个。从1月中旬到3月末,在甘南县兴十四村举办全市合作社理事长及管理人员培训班,为今年加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合作社奠定良好基础。截至2月末,全市已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22个,新增农户6.6万户,新增入社面积348.7万亩。全市已规范提高合作社577个,占计划的13.9%,扩增农户2.5万户,扩增入社面积118.3万亩。在发展合作社同时,积极推动土地规模经营,重点抓好以种植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土地规模经营,在春耕前做到经营主体、经营方式、配套设施和地块四落实,实现今年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614万亩、增长20%的任务目标。

【专题】2013年抗春涝 战低温 保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