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香为女留学生量体裁衣。杨锐 摄
东北网4月11日讯 蓝眼睛、绿眼睛,白皮肤、黑皮肤……哈尔滨国贸服装城里有家名为“新潮制衣”的小店与众不同,在上门的顾客中除了本地居民,还有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几内亚、赞比亚等国家的“洋学生”。
小店由两个人经营,47岁的赵景香是老板兼裁缝。赵景香19岁开始跟母亲学习服装裁剪,15年前自己开店。3年前,她开始给我市的外国留学生做衣服。当时,几位黑皮肤的姑娘走进小店,连说带比画,赵景香总算弄明白了她们的意思:由于体形的关系,她们很难买到合适的衣服,所以想做衣服。看到赵景香答应了,几位姑娘立刻拿出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全是各种精美的服装图片。此后,众口相传,赵景香的小店在我市外国留学生中渐渐有了名气,引来了众多留学生光顾。
穿衣配色
众口难调
赵景香介绍,在做衣服时,各个国家的留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日本和韩国的男留学生喜欢休闲的款式,讲求舒适。在做裙子时,俄罗斯姑娘喜欢喇叭花式样的“大摆裙”,在颜色上则喜欢浅色和亮色。
赵景香说,显形是非洲姑娘做衣服的首要原则,她们希望衣裳与身体“严丝合缝”。做好的服装如有一处略微宽松,她们都会要求修改。非洲姑娘体态丰满:胸高、臀翘、腰细,穿上显形的衣服的确漂亮,赵景香对此由衷赞叹。可是,非洲姑娘们喜欢的颜色,却让赵景香感觉很特别。“草绿色、米黄色、咖啡色……咱们哈尔滨姑娘很少会选这些颜色,可能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才出现这些差异吧。”
非洲姑娘
哄得阿姨团团转
感觉我市的布料质优价廉,裁缝手艺出众,在回国前,很多来自非洲的留学生都会大批做衣服。他们会通过网络得到国内亲友的衣服尺寸,然后交给赵景香。有位非洲小伙子一次做了15套西装,一位非洲姑娘则给自己和亲友做了20条裙子,类似的事情有很多。
赵景香说:“非洲姑娘很会哄人,抱着你,阿姨长阿姨短的,让你在价格上再便宜点。她们爱讲价,也很较真。比如说,说好费用是455元,她们不会抹零,总是如数付款。”时间长了,赵景香和她们处出了感情,成了亲近的朋友。
如今,每当一些留学生,学成回国的前夕,赵景香总会感到很伤感,提到这些来自异国的可爱孩子,她有很多的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