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市抑郁症患者开春增多 医院门诊量增加30%
2013-04-14 13:44:0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剑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今年的春天实在有些漫长。就在冰城的人们眼巴巴地盼着身边的树木快点发芽、花儿快点盛开时,在市第一专科医院,却出现了抑郁症“爆棚”。近一个月来,该院抑郁症科门诊每天接待患者均超过百人,比平时多出近30%,医院走廊里常常出现“排长队”的景象。想要住院治疗,更是难上加难:抑郁症科共有床位30张,目前已“挤”满了70多名患者,一床难求,还有很多病人家属在四处“托关系”,就是为了能尽快入院治疗。

  抑郁症 到底是种什么病?

  抑郁症被心理学专家称为“精神感冒”。它既不是“贵族病”,也不是“名人病”,而是像伤风感冒一样,是种大众常见病。

  近年来,“抑郁症”这个词汇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所听到,所熟知。抑郁症到底是种啥病?市第一专科医院张聪沛院长给出了专业的解释:抑郁症也被称为“精神感冒”,主要表现以情绪低落为主,症状轻的人会感到心情郁闷、没有兴趣、缺乏激情,病情严重会感觉悲观失望、生不如死,继而产生自杀行为。

  张院长说,抑郁症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因素。我们生活的社会给了我们很多的压力,如学业压力,工作压力,还有的人不能很好地处理家庭关系和同事关系,这都给他们的抑郁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甚至造成患者自杀。其次是自身心理因素。每个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都不同,也就是说心理素质不同。有的人承受能力很强,就能承受较大的打击;反之,有的人受到一个小小的打击也可能引发抑郁症。患抑郁症的人往往都集中在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群中。再有就是生物因素。也就是说,人们在长期的压力下,大脑神经系统发生基因突变,大脑递质出现紊乱。此外,与他人冲突、经济困难、退休、失业、生小孩、孤独、失去亲人或失去重要的东西等不愉快的生活事件,都会使心理素质差的人患抑郁症。

  抑郁症 为啥在春季“爆发”?

  今年迟来的“春暖花开”使身体在长时间调整中出现了紊乱。

  两个月来,张聪沛院长和市第一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大量抑郁症患者的集中“爆发”,让他们每天都绷紧了神经。你能想得到吗,我们印象中美好的春天竟然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张院长说,其实,在抑郁症形成的诸多因素中,季节因素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他们在工作中发现,深冬和盛夏两个“极端”的天气,抑郁症发病情况较少,而从冬季向夏季过度的初春季节,却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这是因为,从寒冷的冬天逐渐向春天过度时,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影响人体代谢。人的身体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来适应这些变化。在调整的过程中,内分泌会发生变化,大脑对外界刺激也比较敏感,易发生情绪波动。

  去年冬天,哈尔滨市经历了漫长的“寒冬”,人们都在盼着天气快点暖起来。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春天的脚步一再“迟到”。推迟的“春暖花开”影响大脑分泌激素,使人容易出现失眠症状和焦虑情绪。此外,春节七天长假过后,距离下一个假期时间较长,人们连续处于工作状态下,无法通过小长假来释放压力,这也是影响今春抑郁症高发的原因之一。

  抑郁症 其实并不可怕

  抑郁症就是一种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抑郁症也不是谁想得就得的,不高兴不一定就是抑郁。

  张聪沛院长说,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抑郁,有的人一生要经历过许多次抑郁,但经过短暂的自我调节,很快就能康复。相关统计表明,10个人里就有4个有心理问题。12岁的学生因为父母期望过高自己达不到而得抑郁症;八旬老太因为寂寞而患抑郁症。平凡人抑郁,名人也抑郁。虽然抑郁就在我们身边,但抑郁并不可怕,不要谈抑郁而色变。抑郁症就是一种普通的病,治疗起来也非常简单。目前,抑郁症的治愈率已达80%以上。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治疗,正确认识抑郁症,患者康复以后完全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做到“一点不留痕迹”。

  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中可以看到,城市中的职业人群、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疑是此病的高发群体,而普通农民,抑郁症患病率很小。张聪沛说,现在职业人群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压力越大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点已成定论。当一个人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越高时,他的现实压力就会越大。在现实与目标的抗争中,抑郁会不知不觉地找上你。在张聪沛的患者中,企业老总、社会精英、党政干部不胜枚举,他说这些人都与超强的工作压力、超高的设定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

  抑郁症是可以防治的。张聪沛院长说,首先要学会调整情绪、释放压力,保持平常心,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在他的患者中,就有不少是因为将自己的预期目标定得太高,预期越高越容易受挫,越容易抑郁。此外,要多倾诉多沟通。有什么事不要闷在心里,多向亲人、朋友、同事诉说,诉说的过程便是一种释压的过程。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放松的时间,哪怕只有5分钟、10分钟。全身放松地躺在沙发上,深呼吸。还要学会随遇而安,享受每一天,学会欣赏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为自己设计假期来减压,比如,“五一”长假去哪里玩,“十一”长假参加什么活动等等。

  除了自身的调解外,抑郁症也需要社会关爱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先兆期表现为烦躁、焦虑,在当事人压力大的背景下,社会支持系统(领导、朋友、同事、家人)应当警觉,可以通过春游等集体活动来协助当事人减压;可以把小长假作为“精神备餐”,进行预期先导——即引导当事人提前做出休假心理准备,来疏解压力。

责任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