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恶疾缠身豁达面对人生 71岁独臂电脑高手那老头
2013-04-14 14:24:56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明琛 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从地理学上说,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记者不知道该把这次的采访对象精确到哪个纬度。他今年71岁,右臂因工伤被炸断,晚年饱受恶疾折磨……但他不抱怨,豁达面对人生,每天与死神竞速。

  在采访那德新之前,记者认为,像他那样年过古稀的老人,生活的种种可以想见的苦难,不担责地一齐压到他身上,说他是含着黄连的人也不为过。因饱受磨难,他有足够的资本自怨自艾,生出暴戾之气。

  4月的哈尔滨,某些偏僻的路段还不平整,一条泥浆小径指引着记者走向那德新的家。走进房间,上午10点的太阳光充沛地照射进来,那德新就站在温暖的阳光里。

  那德新的家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非常洁净,卫生间擦得雪亮,等离子电视、电脑、加热器这些家电,使这个简洁的家充满现代感。见记者惊叹,那德新说,家政工每天都到家里搞两个小时的卫生,每个月付600元,他每月的退休金在2500元左右,自己能负担得起这种服务。

  


   他是个电脑高手

   有近20年的网龄,是资深网虫,在网上很有名。

  记者注意到,在那德新的家中,电脑被摆在卧室最醒目的位置。

  那德新说,除了睡觉,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最多。

  记者以为那德新玩电脑就是聊天、浏览一下新闻、看看电影电视剧而已,甚至觉得他有可能就是摆摆样子。但记者错了,只见那德新左手用鼠标娴熟地翻阅着菜单,手指按下快捷键时根本不看键盘。

  那德新看到记者诧异的神情,笑着说,电脑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个事。他是好几个论坛的管理员,发帖子灌水都是几年前玩剩下的。那德新应该是中国最早玩儿电脑的那批网虫,他在1996年就开始学习电脑,当时中国电脑的配备还停留在386、486的初级阶段。后来,那德新迷上了flash。但研究了一年后,他就发现flash虽然有趣,但占用机器空间大,玩久了也没什么意思,后来他迷上了实用性更强的photoshop。说着说着,那德新打开自己的网站,“你看,一个文件夹就有1055张,这么多文件夹,至少有上万张图片。”说这话时,那德新的语调是“飘”的,整个人都变得神采飞扬了。

  而在一个专业photoshop网站上,出现了一张似真似幻的山水画,那是那德新的得意之作——组图音画。那德新做这张山水画整整花了一周的时间,因为从找素材、构思、搭配、切片、配乐直到上传,每一步都要经过精心处理。记者发现,在他每份作品的右下角,都有“秋江”的标记,那是取自于古诗词“秋江带雨”,“秋江”是那德新的网名,“秋江”的网友遍布世界各地,但网友们不知道他是个与命运抗争的残疾坚强老头。

  


   他自称是歌颂派

   再乐观的精神,也抵不过身体的痛苦,在饱受煎熬的日子里仍对现实很满意。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记者发现那德新一直用左手紧紧地按着后背,脸上不时现出痛楚的表情。他说,每天都要和“幻肢痛”做斗争。疼劲一上来,短则五分钟,长则十分钟,吃什么药都不好使,最痛时甚至要在床上打滚。那德新肉体上的痛楚还不止于此,他说自己一直在阴阳两界挣扎。2009年,他的颈椎长了一个花生米那么大的肿瘤,手术了。2011年,他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三根主动脉和一根支动脉都被换掉。去年,他又在屋里摔了一跤,原来腰就断过,现在更不行……“别人经受的,他必经受”,这恐怕是对那德新历尽苦难最好的解释。

  谈起病痛,1974年的那段受伤经历是不能回避的。“我的右臂是在一次工厂爆炸事故中被炸掉的。”那德新说起那场事故,很是轻描淡写。他说,坚强是与生俱来的,生生息息的活着,是人的本性。

  那德新对儿子说:“遇到困难,你就想想一个挣扎在东经某度和北纬某度的那个老头,你再难也难不过满身病痛还乐观地活着的那老头。”

  即使身体不好,那德新也说自己是“歌颂派”,对现实感觉非常满意。那德新坦然承受命运施加于他身上的一切,不粉饰,他的自强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

  这个励志故事的背后,真实的痛楚,只能他一人消受。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邵春英